牛王养成记1新学期的第一堂课
·
·记得小牛原来的名字是不叫小牛的,只因他把一条不怎么起眼的小牛犊子最后养成了整个村庄的牛王。所以人们便都叫他小牛了。
·小牛7岁时,正跟着大人们在农田里割水稻。快到傍晚收工时,一个老爷爷赶着一条牛犊来到了小牛家大路边上的农田里。
由于水稻已收割完,便让小牛犊在农田的四周田埂上吃着草。爸爸和水爷爷(小牛的一个做木匠的爷爷)围着小牛犊子在点评着。小牛听不明白,只知道家里是买下了这条小牛犊。小牛很是欣喜,拿着割水稻的镰刀割了好多又嫩又绿的小草跑去喂给小牛犊吃。
·开始的时候,小牛犊有点怕生,一见小牛靠近它便躲开远远的。小牛只好把嫩草放在地上,然后自己退得远远的看着牛犊是否来吃。最后只有当小牛别过头假装没看见,牛犊才会小心翼翼地过来吃几口。一有风吹草动马上调头就走,紧张兮兮的,如此好几次后,小牛犊的胆子越来越大了起来,慢慢地敢吃小牛拿在手上喂过来的嫩草了。
·喂了会小牛犊,似乎跟小牛熟络多了,天也快黑了。爸爸让小牛把小牛犊牵回家去。可是当小牛扯着拴在牛犊辔头上的缰绳拉着它走时,小牛犊一点都不给小牛面子,刚才喂嫩草好不容易建立起来的友谊直接崩塌了,最后更是一发狠直接拽着小牛往马路上狂飙。飙到兴起直接四蹄腾空,然后一扭身形后蹄一蹬向前蹿了出去。可怜的小牛,可怜的7岁的小牛直接被拽倒在满是泥土的马路上,还被拖行了两米。要不是撒缰绳撒得快都不知要做何感想了!
·好吧!小牛犊把我们的小牛彻底地惹毛了。在小牛好不容易重新拽到缰绳后,小牛直接把缰绳拴在了路边一颗小树上。并拣了一根竹杈子(楠竹的枝杈)给小牛犊好好的上了一课,那应该叫“新学期的第一堂课”吧!
·从此小牛犊也有了自己的名字就叫小黄,因其是黄牛,一身毛发全是棕红带着黄色。身材比例倒是协调,个子不大不到半米高,眼睛很有神,一看就很机灵。
·经过第一堂课,小黄老实了很多,乖乖地被小牛牵回了家关进了房子左面十几米远的牛栏里。
·为了缓和下关系,小牛特意从牛栏后面的菜地割了两捆红薯叶和一把白菜叶子,来到牛栏喂了小黄吃。喂完小黄,小牛拍着小手一蹦一跳地回家去了。
牛王养成记2小黄私奔了
·接下来的日子,小牛和小黄处得老和谐了。小牛清早起来就去放牛,下午放学了也是第一时间赶回家放牛。小牛每天都把小黄带到草又嫩又多的田埂啊、水渠啊让它吃得饱饱的,肚子鼓得像学校里的大地球仪一样。到了周末,小牛便和同龄的小伙伴们结伴把牛赶到离农田菜地较远的油茶树林里,放开缰绳让它们自由自在的吃着丰美的茅草。
·小牛则和小伙伴们在山里寻找和釆集小野果,有熟得带黑的“摇米饭”,“摇米饭”是小矮株灌木,一株会结一束或几束果实,果实一串串像葡萄一样,只是很小颗跟胡椒粒那么大,成熟了时放到嘴里一嚼全是甜汁。听大人们说,饥荒那些年人们都拿这个当饭吃充饥。所以才有“摇米饭”的称呼,是小牛家乡大人小孩们都喜欢的小山果。
·山里还有一种长在荆棘藤上绿油油的也是一串串像葡萄一样的小果子,果粒比“摇米饭”要稍大一点点。这种果子必须吃嫩的,太老的话里面白色的果肉会变硬嚼不烂。这个果子有种名字我们乡下人称为“爆花子”,放在嘴里一串串咬下去,随着外面果壳爆开在嘴里像放鞭炮一样很有味道。但是“爆花子”不能吃太多,吃多了嘴巴会发麻,而且嘴唇上还会有一层白白的硬质层,要用清水洗几次才能洗干净。
·总之山里的小孩进了山有吃不完的野果子。
·小黄也结识了一些一样大小的牛犊,其中有一条叫小花的公牛犊就胜得小黄好感,小花其实太部分毛色是黑色的,只是在耳朵和下巴以及肚子靠后腿位置有一朵朵像云朵一样的花斑。俩条牛犊经常走在一起吃着小草,有时还会一起狂飙一阵撒下欢。小黄现在半岁了,应该还不懂谈恋爱,只是跟小花玩得好罢了。
·但是有一天早上小花跑到小黄的牛栏门口,小花辔头上没系缰绳,也不知它跟小黄说了些什么?最后小黄从牛栏中一而出,两个家伙都没系缰绳,就这样撒着欢的跑得没了踪影。害得小牛的家里人找了一整天也没找到。只得将其归于私奔了!
·直到第二天也没找到下落,急得小牛家和小花家的人不得了。到处找人问也毫无结果,甚至邻村刘家村都去问了,也都是没人看见。
·第三天刚好是周末,小牛天刚蒙蒙亮便起了床,跑到小花家把大平叫了起来,大平有12岁左右,比小牛大好几岁。俩人一起去找那两条私奔的牛犊子。
·俩人分析了下状况看要去哪里找才对,这时小牛记起了前天和昨天都有听到对过小山丘那里刘家村有妇人骂街,我们老家叫“拜天”。看样子好像是那妇人家的菜还是油菜苗被牛踩踏或吃掉了些。
·小牛和大平便决定去对过山坡的刘家村去找。估计两条牛犊是被那妇人家给关起来了。两人趁天色还没大亮,一路小跑着跑到刘家村挨家挨户的牛栏推开门寻找起来。功夫不负有心人啊!小牛和大平才寻了三家便发现有个牛栏的门是上了锁的。小牛和大平侧着耳朵贴在门板上听见里面似乎有动物在里面。
·小牛和大平瞧了下锁着的门,发现门上的扣环竟然是1.5毫米左右的细铁丝扭成的,锁也是一个比较小的铁锁。小牛灵机一动没钥匙可以把扣环的孔扩大一点啊?直接让扣环从锁头外面套出来不就结了?于是让大平找了个结实点小木棍插到铁丝扣环里使劲扭撬起来,只几十秒钟便把扣环绕过锁头套了出来。
·推开门,只见小黄和小花抬着头眼巴巴的看着小牛和大平。那股求助和重获新生的眼神简直令人无法直视啊!
·小牛和大平把两条牛犊子放出来,又把扣环扣在了锁头上,做成没有打开过的样子。两人两牛撒着欢地往家跑去。直跑得口冒白气,牛掀四蹄。一路欢笑和YY着那家人打开牛栏门不见了牛的精彩表情,只乐得小牛和大平合不拢嘴!
牛王养成记3小黄学犁田
·
·小黄长到8个月大时,个子长大了不少差不多0.8米高了。大人们说该给小黄穿鼻子了,不然再长大就很难训服了。刚好也入冬了,现在穿鼻孔易恢复不容易发炎,是个好时机。
·于是水爷爷又被请到小牛家。水爷爷似乎懂得很多小牛认为很神秘的东西,这让小牛对水爷爷很是崇拜。
·水爷爷带着小牛去砍了一根拇指粗的叫“枳木”的小木棍。“枳木”那只是小牛他们乡下人自己的叫法,至于学名叫什么那就无从考证了。这种植物属于灌木高约一米,深山中的可能有两米多。小叶子色呈紫红也有暗绿两种,花呈小筒状有点像百合花但个很小,花多为淡黄色或嫩白色。这种植物小牛他们当地人多用来敷创口,刀伤啊、摔伤破皮的创口,有消炎生肌的功效。还有一种叫“青茎”的植物也可以用,同样具备消炎生肌的功效。水爷爷告诉小牛这两种植物都是草药可以用来治创伤。
·准备好枳木棍,约长30厘米,一端扭麻花一样扭松软后打个结,另一端用镰刀削成铅笔尖一样,在木条靠结端约10厘米处扭麻花一样扭松软但不打结。最后来到牛栏,几个大男人在牛栏里扯住了小黄的脑袋,有一人干脆环抱住了小黄的长脖子。不让它生痛时甩动脖子。水爷爷用右手捏住小黄的鼻子,左手拿着枳木条用尖端用力刺穿了右手选好的牛鼻子中间一个圆点。(水爷爷告诉小黄和另外几个帮忙的大人,在牛鼻子里面中间部位有个像膈膜一样的拇指大小的圆形,用手捏的话会比四周稍薄一些,那个是专门用来给牛穿鼻孔的。)木条穿过那层膈膜却出奇的未见流血,这也是水爷爷经验老道,要换了其他沒经验的搞不好就会让牛流血。然后水爷爷再把枳木条中间前面扭松软了的地方也打了个结,再把结后长出来的部分用大剪刀剪掉。牛鼻子穿孔就大功告成了。
·接着就是让小牛牵着小黄去外面吃草了。这时候缰绳还不能系到牛鼻子上的,只能系在辔头上。牛鼻子的枳木条上最起码也得要过两三个月才能系上缰绳,要等牛鼻子新穿的孔老化并适应了穿个本条才行。
·小黄被小牛牵到外面小山坡上吃草,由于刚穿了鼻孔上面还带着一根枳木条,这样很不方便。小黄吃草时枳木条一不小心轻轻触碰到小树根或小石块上,便把小黄痛得直眯眼和缩脖子。瞧那样子真心不想去吃草了。不过话虽这么说,吃还是得继续吃。这需要较长时间来适应,就像近视眼刚带上眼镜还得好几天去适应呢?只有人要去适应环境,没有环境去适应你!动物也是一样。
·小牛看到小黄吃草很是辛苦,晚上回来便给小黄开小灶。搞了些红薯藤和白菜叶子一片片地喂给它吃,这样就不会触碰小黄鼻子上的枳木条了。
·这样喂了差不多一星期小黄己基本适应带着枳木条吃草了,除了不小心比较大的碰撞会让它痛得直哆嗦外,小触碰已不是那么痛苦了。
·几个月后,春暖花开,万物复苏。田野里已冒出了很多鲜嫩欲滴的嫩绿小草了。
·可是也到了翻地播种的季节了。小黄也满一岁了,个子都1米过点头了。整个比刚买回来时大了一圈不止。大人们也准备给小黄训练耕地了,这自然水爷爷又要到场了。
·小牛自然也是爱凑热闹的,跟着爸爸和水爷爷来到了附近的农田,由于是训练所以选择的是干田没在水田里。如果在水田里,估计后果会很不乐观。
·这时候小黄也已经是在鼻子上系缰绳了,水爷爷一手牵着缰绳一手按在小黄的辔头上,(辔头还没解除,需在训练好犁田后才解除。)小牛爸爸则给小黄套上犁田的行头。前面一个三角形约120度左右的木弯弯,弯弯两边各绑一根粗麻绳后面再绑在一根腕口粗的杂木棍(多为油茶树制成),木棍上镶嵌一大铁钩钩在后面铁犁的圆环上。刚套上行头,水爷爷把缰绳递给小牛的爸爸,然后把抓着辔头的手一松。小黄立马变得狂躁起来,头和脖子一阵摇晃抖摆,把屁股一跷掉了个头便把犁田的家伙卸得干干净净,甩头便跑上了岸。如此来回好多次,小黄就是不肯就范,直急得小牛他爸和水爷爷跳脚,累得一身汗也毫无进展!
·最后水爷爷对小牛说:“小牛还是你来在前面牵着小黄慢慢地学习犁田,这犟牛也只听你的,脱了缰也只有你抓得到它。”小牛的爸爸也同意水爷爷的意见。小黄只得来到小黄面前,摸了摸小黄的脸拍了拍它的头对它说:“小黄,你得听话,做为牛,你必须得学会耕田,不然养着你干啥呢?你不学会耕田,那到时只能卖去屠夫那里被宰杀吃肉了,听明白了没?再说你也长大了要承担耕田的责任了。”也不知小牛从哪学来的,这思想工作做的一套一套的。也不知是小牛的思想工作做的好,还是小黄害怕被卖去宰掉。在小牛的牵引下,乖乖地配合着学犁田。小黄的头脑蛮聪明的,只两个钟头不到便可以让小牛放手自行围着农田田埂转着圈圈犁田了。
·这让水爷爷和小牛父子高兴不已。
·小牛也是很有成就感,决定等下必须犒劳一下小黄。
牛王养成记小黄是在嚼口香糖吗
·随着小黄学会了犁田,自然小牛家的农田春耕的重担便落在了小黄的肩膀上了。经过半个月左右的辛劳,小黄稚嫩的肩头上被“牛桠”(套在牛肩处那个三角形约呈120度角的木弯弯,小牛他们家乡称之为牛桠)勒出了一块巴掌大的伤口。表面破裂尽显红白色的肉。天气稍热便有蚊蝇围着创口四周叮咬,小牛看了甚是心痛,便摘了些“青茎”的叶子捣碎,以轻捏便能流出暗青色的汁为宜,敷在了小黄肩头创口处。但是由于牛肩处位置特殊地形复杂,没法敷稳妥,再说农村又没条件给它上胶布或绑带,草药很容易便掉了。没法想,小牛只得用“青茎”叶的汁给小黄把创口每天多洗几次,然后再敷上。掉了便又敷,反正这种草药在田间地头或是马路边上随处可见,很是容易摘取。在经过小牛的细心照料下,小黄的创口很快便愈合结痂了,留下一个不长牛毛的肉色的大疤。不,那不是疤!那是生活的责任和肩负重任的老茧啊!
·搞完春耕直到农历六月中旬这段时间,小黄的曰子都会相当轻松,每天除了吃便是吃。白天把茅草等植物以“快舌斩乱草”的形式全部用牛舌一卷,上下牙齿一合便吞进了肚子(胃)里贮存起来。奇怪的是小牛放了半年的牛却从未看见牛主动不吃草的,那怕是肚子鼓得像地球仪一样圆,它还会不停的去嚼草。甚至有几天小牛晚上去看小黄睡觉了没有时,它的嘴巴还在不停的咀嚼,就像城里人嚼口香糖一样。为此,小牛还专门去请教了水爷爷:“水爷爷,您说牛牛晚上是在嚼口香糖吗?还是在刷牙呢?”听着小牛稚嫩的声音,水爷爷拍了拍小牛的小脑袋对小牛道:“俗话说‘牛死不停口,马死不停走。’这是这两种动物的天性啊!说的便是牛,在直到临死前也不会停止吃东西;马,直到临死前还会迈开蹄子往前走。”小牛听不明白那句俗话,但还是被牛和马的执着精神所感动!
·其实,到了很多年后,小牛才弄明白牛为什么会不停的吃东西,甚至会在晚上还在嚼“口香糖”。原来牛属于反刍动物,白天尽最大的努力收割茅草等植物贮存在胃里,到了晚上便又从胃里把草料返回到嘴里重新咀嚼后,再吞入胃里二次消化。这样就节省了在外面吃草的时间,我们也可以把它看成一个高效利用时间的典范!这便是小牛看到牛牛嚼“口香糖”的原因了,应该也正是俗话中牛死不停口的由来吧?
牛王养成记5一战封王
每天放牛时,小牛都是带一根用棕树枝叶做成的拍蝇拍,棕树枝连叶砍下来,叶子保留5寸左右在叶柄上,做成扇子形状。这样拍打起蚊蝇来一拍一个准。当小黄被牵到田埂、水渠或山头上吃草时,总有蚊子、牛蝇、牛虻等来叮咬吸血。(牛蝇:一种比家果蝇略小,全身灰色,吸饱血时肚子鼓得圆圆的。牛虻有好几种:有一种为黑黄间色的肚皮,深绿色脑袋;一种全身都是暗灰色的;还有一种身体是淡金黄色头却是浅绿色的;这三种牛虻个子大约都有小孩小指节那么大,对牛的威胁最是强大。)
小牛便用棕树叶做成的拍子拍打那些来吸小黄血的无耻的家伙。
除此之外,还有一种叫做牛蜱的虫子,只有脚和嘴巴是硬的暗红色角质外,全身就是一个软皮大肚子,吸得血特别多,从芝麻大的浅棕色可以成长到小指甲盖那么大的暗灰色。这种叫牛蜱的家伙似乎没有屁眼之类的排泄口,自小一直成长到大就是不停的吸血,也不知最后会不会撑爆?那样可就真是一个损牛不利己的家伙了。对于这种牛蜱,小牛是见一个捉一个,捉一个便用石头砸爆一个。砸爆时牛蜱那个鼓得像个小馒头般的软肚皮里全是暗红色的浓稠的血。
小黄在农闲时休整和小牛的精心照料下,渐渐地膘肥体壮起来,毛色也光滑纯正一水的棕红色,表面甚至隐有油光泛现,像丝绸缎子似的。当成长到2岁左右时,已有1.2米左右高了体骼壮硕,头上的两只牛角也差不多有两寸左右长,整个看起来非常的英武。平时很多母牛碰到小黄都是主动退让,不敢撄其锋芒。偶有几头不长眼、不甘屈居其下的母牛会来挑战下小黄威严的,也基本不是小黄的一合之将,三两下便被小黄斗跑。但是小黄似乎无意去争夺什么牛王的霸主虚荣,从来都是彬彬有礼的样子,也不去欺负弱小,只有受到挑衅时才进行反击。这也导致群牛无首,没有真正的牛王产生。(在此必须得按一下:只有母牛碰上母牛,公牛碰上公牛才会斗架,母牛和公牛在一起是不会斗架的。正所谓:同性相斥,异性相吸,便是此理。)
其中邻居小勇家有条母牛叫小红,小红长得也是非常高大,只比小黄略矮2厘米左右,体骼壮实孔武有力,尤其喜爱斗架,也因此满脸的戾气,全村的母牛99%它都斗过架,从来没有败绩。只有小黄它还没正式挑战过,平时偶有碰到一起,两头牛也是很有默契的只是鼻孔里“哼”地互喷一声气便都转过身互不侵范。
这样的状态一持保持到小黄两岁半左右的一天。那天刚好是周末,小牛和小勇召集了小黑子、小狗子、小明、小建等等一群小伙伴们,大都是养母牛的。(农村大部分人愿意养母牛,不仅可以耕田还可以下崽卖钱一举两得。有少部分人家养公牛,但大多也是把公牛阉割了的,一个村庄最多也只有两三条左右的真正的公牛。)平时大家都不太爱和小勇一起放牛,他家的小红太爱斗架了,但既然有小牛加入自然大家都愿意一起去放牛,因为小牛可是很会讲故事的。大家赶着一群牛:有黄牛、有水牛(山里无河水牛很少,偶有一两条。且水牛也跟黄牛不斗架。)、有老牛、有牛崽、有壮硕牛也有瘦牛、还有阉割了的公牛,(但没有真正的公牛,一般小伙伴们都不带公牛一起去放母牛的,那家伙整个一个色狼,整日里骚扰非礼那些母牛,捣乱得母牛没法专心吃草。)浩浩荡荡地把牛赶到了一个叫坳背的连绵的小山头那里。那里山坡较平缓且小山头多面积大。大家都把牛缰绳解了下来,因为是在山上,不把牛缰绳解下很容易会缠在一些树根或荆棘丛上,让牛没法出来。解了牛缰绳,小伙伴们便集中在山头一个大石块上玩了起来,主要目的还是要缠着小牛讲故事的。呆在地势较高的山石上玩,这样既方便监视牛的举动,也方便寻找附近有没有山果之类的,发现了就可以分派人手去采摘,一举两得。
开始小红和小黄相隔得比较远,其它牛也各自找了位置去吃草,反正最好不要挨着小红,那些母牛都被它斗怕了,免得再被它欺负,大家倒是相安无事。待到差不多两个钟头过去之后,也许是小红吃饱了撑的,小红便渐渐地向小黄靠拢。开始在小黄的“哼、哼”警告声中小红也不是太敢靠近,也许是一山不容二虎,也许是小红压抑得太久了,实在是忍不住了,那种战胜了99%的对手却只差一步就可称王的渴求促使它向小黄发起了挑战。小红不顾小黄的警告,毅然向小黄靠拢,并且把前蹄屈了下来,放低了前身,尾巴抬起伸得笔直,脑袋向下向后一勾,把头上的两只角尖对准了小黄,前面的右脚还不忘在地上一抬一踏做着进攻的姿势,然后后腿蹬地向小黄猛地顶了过来。小黄之前在发出警告之时便有警惕,估计今天这一战是避免不了的了。这时也是把身子调了个方向,后腿向着山坡的上方,把脑袋一偏一勾,尾巴也是抬起伸得笔直,用一只角尖斜向对准猛攻过来的小红。两头牛的脑袋碰到一起,牛角相互上下挑动进攻着,寻找着对各自有利的进攻部位。小黄的牛角一把握住在小红牛角的下方,便利用站在山坡倾斜的上方地利的优势对着小红一通猛推,直把小红从山坡上推到了旁边一条小溪里去了。小黄便停步不再进攻,估计是等小红识趣自己退走。可是小红根本不领情,缓过一口气,便又朝小黄冲了过来,两只牛脑袋又撞在一起,各展手段,牛角互相搏击着。小牛发现小黄每次都会有用牛角从下向上敲击小红的牛角的动作,偶有“啪啪”的敲击声。接着一逮到机会便用牛角顶着小红脖子与前腿接合处凶猛地往前冲顶,小红只有被斗得连连后退。等小黄一停止进攻,小红又掉头来攻。到的后来,小红从小溪里被斗到了另一面的山坡上。这边山坡面积大地势也较平坦,小红更是斗得眼睛都红了,小勇和小牛他们跑过来吼叫着劝架也没用,可又不能跑上去把它们分开,那是非常危险的,只能眼睁睁地看着两条牛在那里决斗。后来干脆大家都来围观,口中不时在为小黄加油,因为自己家的母牛都败在了小红手下,所以大家当然偏向了小黄这边。小伙伴们从来没看到过像今天这么精彩的斗牛比武了,纷纷在边上摩拳擦掌,似乎是他们在场上斗架一样,口中还时不时的呼喊着:“上啊!杀啊!”之类的。
小红更显疯狂,虽然力气不如小黄,但它眼睛已经斗红了,内心只有疯狂的进攻。在小红凶猛的进攻中,它终于逮到了一次机会顶着小黄的前腿与脖子接合部位连连向前推进,小黄被推得退后了两米,只得一扭身斜侧过一个方向,小红收势不及,小黄抓住时机一头顶在小红侧面前腿与脖子之间,用力向上一掀,把小红掀翻在地。小红一滚顺势站了起来,可是先机已失,小黄连连进攻,又把小红向后抵得退了好几米,小红赶紧掉头跑了几米,然后又掉头向小黄冲来。它是斗红了眼也确实不甘心,所以死缠着小黄决斗。这下把小黄也惹毛了,下手再不留情,逮着小红的空档便是敲牛角,顶牛脖,甚至是把其斗到跪趴在地。偶有形式不利于自己往往利用改变方位或以退为进变不利为有利。最后两头牛把战线延伸了差不多100多米,山坡上小灌木丛和荆棘丛也不知被荡平了多少?后来也不知是怎么搞的,小红的一个牛角外面那层坚硬的角质层掉了来,露出里面红白色的肉质牛角,上面还挂着不少血丝,就像一根带血的白蜡烛一样。这下,小红实在没勇气也没能力再跟小黄较量了,只得乖乖地退走,躲在一边喘着粗气,鼻孔时不时发出“嗤、嗤”的声音,似乎是在抱怨老天“即生红何生黄”的不公。时不时的还得舔一舔身上和腿上流着血的伤口,一派凄惨的景象。
而小黄身上几乎没有伤痕,只有前脚上有一两条被荆棘挂出的细小伤痕,基本无大碍。
最后小黑子问出了大家心里的疑问:“两头牛的角应该质地差不多,为什么小黄的牛角没有掉,而小红的牛角掉了呢?”
大家也说不出什么理由,纷纷把目光瞧向了小牛,小牛挠挠了脑袋,想想说:“应该是小黄老是用牛角主动去敲击小红的牛角的原因,你们想想,在家看妈妈煎鸡蛋时,两手各拿一个鸡蛋,一只手拿着鸡蛋去敲另外一个手上的鸡蛋,最终老是被敲的那个鸡蛋破了。也许就是这样的道理让小红的牛角破损掉落的。”大家纷纷点头认同。
其实通过这场牛王之争的战斗,小牛发现要做牛王其实并不是那么容易的。从小黄之前的隐忍,和战斗中的利用地形,以及利用转换方位和以退为进以及用牛角敲击对方牛角等等策略来看,要成为牛王不仅要有强健的体魄,还要有智慧的大脑才行,光靠蛮力有勇无谋像小红一样是不可能成为牛王的,充其量也只能成为一介武夫罢了。所以说:职位高的人必定有比别人优秀的地方!
小红都在小黄的手上惨败,其它的母牛那更是再也不敢来找小黄挑战了。从此所有母牛都不敢靠近小黄2米之内,所有茂盛丰美的茅草也都是小黄先吃完走开了才轮到它们吃,偶有不知尊卑的家伙,也只在小黄的“哼”声之中赶紧逃离,小黄牛王的霸气尽显无遗!
牛王养成记6永远的牛王
自从小黄战胜了小红后,虽然牛王的名头是拿下了,可是耕地犁田的活照样得干。一到春耕和夏季的双抢直把小黄累得喘不过气,肩头上的肉茧也更厚实了。
终于在一年的深秋,小黄诞下了第一个牛崽,那时小黄已经是4岁多了。这也验证了当时买下小黄时水爷爷对小黄的评价:耐寒苦,少子嗣!这是小牛后来听爸妈说起的。别人家的母牛早在1岁多快2岁时就能下崽了,到4岁多都已经下两三个小牛崽了。
牛崽是头小公牛,生下来时就有差不多40厘米高了,很是健康可爱,看那资质估计将来也是牛王般的存在。
小牛全家都因为这个新生命的降临而充满了喜庆。小牛的妈妈甚至煮了一锅胡椒土鸡蛋汤,足有10来个土鸡蛋,端给了小黄吃。说是让小黄补身体和下奶的。至于草料也是挑好的供应,白菜叶、青菜叶、红薯藤等等任它吃,晚上还供应米糠+大米+白菜叶煮的粥。
牛崽生下来不到十分钟便基本能站立和走路了,刚开始摇摇晃晃不是很稳,小腿还不停的颤抖着,但很快便适应了。不到半个钟便能行走稳当还会去找母牛吸奶。
第二天,母牛和牛崽都会被放出来到外面吃草,小牛崽到了外面特别兴奋,见什么都稀奇。拿鼻子嗅一嗅这个、碰一碰那个,时而摇头摆尾满脸得意,时而一惊一乍好像受到惊吓,四处乱跑一下又回到妈妈跟前。
直到第二年春耕的时候,小牛崽约有4个月大了,虽然大部分时候是自己去吃草,但偶尔还是会找妈妈吃点奶。
这天邻村小牛的姑父跑到小牛家要借小黄去帮他家犁田,由于他们家是跟别人家共养一头牛的,再加上自家牛干活不卖力爱偷懒,鞭子打断几根也跑不了几步,所以导致他家的田犁不完。而小牛家的小黄干起活来是又快又好,根本不用鞭子赶都跑得飞快,从不偷懒,所以小牛家几亩田早早地犁完了。这也是小牛姑父见小牛家的牛有空闲才来借的原因,小牛父母见碍面子不脱,便同意借给小牛姑父家犁一天的地。小牛不情愿,可是大人都同意了,自己也没办法,只是一个劲地叮嘱姑父要喂饱小黄,不要让它饿着了,犁田时千万不要用鞭子去打它。
当姑父牵着小黄走时,小牛父母本想把小牛崽关在家里不让它跟过去的,可是小牛崽根本关不住,直接从牛栏的差不多1米高的门上蹿了出来。小牛崽又没穿鼻孔,连辔头都没套,很是调皮。让其跟到外面很容易便会踩踏或偷吃别人家的庄稼。只得叮嘱小牛姑父到了家里一定要找人看住小牛崽,不要让它踩踏或偷吃别人家的庄稼,不要到时让别人打伤了小牛崽。小牛姑父借牛心切,满口答应,回去时一定让小牛姑姑或表弟看管好小牛崽。
有时莫名担心的事就那么奇怪地发生了。到了下午3点左右,小牛的姑姑便跑到小牛家报信,说小牛崽被别人用锄头给打死了,说是小牛崽踩踏了别人家的秧苗。得此噩耗,小牛爸妈当时就跳起来骂人了,小牛刚好学校放插秧假在家,听到消息犹如晴天霹雳,当时便眼前一黑差点晕倒在地。
可是事已至此,骂人也起不到任何作用,最后只得让小牛和妈妈去姑姑家把小黄给牵回来。
来到邻村姑姑家已经到了4点半左右,小牛见姑姑家门前小草坪上倒在地上的牛崽,直哇哇地哭。这时小牛姑父也耕完田牵着小黄来到坪前,小黄看见倒在草坪上一动不动的小牛崽,还不知是怎么回事,但也感觉出了什么不好的事情。小黄慢慢地走近小牛崽,鼻子一抽一耸地触碰着小牛崽,还不时用鼻子拱一拱小牛崽的小嘴巴。可是小牛崽毫无反应,依旧一动不动。再看见小牛崽小脑袋正中央一个拳头大小的凹坑和鼻孔处的血渍,估计也是明白了小牛崽已经不可能对它做出什么回应了。于是抬头向天发出一声声“哞!哞”的悲鸣,眼角泪滴顺着两边脸颊不停地掉落,脸颊上两条长长的泪痕。
小牛也早已哭得昏天地暗,闹着要去找打死牛崽的人去拼命,小牛姑姑死活不肯告诉他是谁打死的牛崽。最后小牛只得要求把小黄牵回家,还要找个板车把已死的牛崽拉回家去埋葬,小牛心里想着还要给它立个碑。可是姑父说要把牛崽吃掉,说几十斤肉,再说死也死了,埋掉太可惜了。小牛母亲也没说话,牛崽已死,吃与埋已显得不重要了,最后丢下一句:“吃或埋你们自己处理吧,我们不要了。”拖着小牛牵着小黄便往家走。小牛死活不同意,甚至在地上打滚要把牛崽拖回去埋了。可是毕竟是小孩,拗不过大人的。
最后对着姑父和姑姑大喊着:“我恨你们!”
对着天空大喊着:“打死我家牛崽的坏蛋,我要杀了你!”
可是直到如今小牛也不知道到底是谁打死了自家的牛崽。
也因此,小牛后来很多年都没去过这个姑姑家了,不肯去也不愿意去。
小黄也因丧子之痛,整个憔悴了很多,整日里以泪洗面,眼角和脸颊上都挂着泪痕,吃草也没以前那么大兴致了。每天傍晚都会朝着邻村小牛姑姑家的方向“哞!哞!”地叫唤,似乎是在呼唤小牛崽回到它身边一样。这种情况一直持续了差不多两个多月之久,直到无望才停止。每见小黄如此,小牛不禁眼眶湿润,牛且如此,何况人乎?
时间真的能抚平一切创伤!
直到后来小黄慢慢地接受了失去牛崽的事实,精神才恢复了过来,也恢复了昔日牛王的风彩。
两年后,小黄又生下一个牛崽,再后来小黄又陆续生下了两个牛崽,小黄一生共生了4个牛崽,存活了3个,直到12岁时,由于一次吃多了红花草(学名:紫云英)中毒而死。直到死亡那年小黄的牛王头衔都没被其它母牛夺走!小黄死的那年,小牛因在外地念书,没有及时得到消息,直到小牛放假回家过年才惊闻噩耗,这时小黄已经死去一个多月了,没有留下任何的东西。小牛在心里哀悼着,找了锄头和铲子在自家李树林中做了个土包当做小黄的坟墓,在土包前立了一块木板,上面用烧红的粗铁丝烙上了“永远的牛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