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失的父亲、焦虑的母亲和失控的孩子》,作者迈克尔P尼科尔斯,王尔笙译。在亲密关系与家庭治疗系列书籍里,这是一本难得的集专业与通俗为一体的书,适合各类人士阅读。以下是本书中的一些摘录及个人解读。
初次接触,来访可能就会说个没完,咨询师对此不能过于放任,初次会谈的目标是对情况做一个初步了解,然后约定咨询方式和时间,以及告知收费情况。
你来向我寻求帮助是个不错的选择,不过我希望能约个时间与你和你的家人见一面,看看你们的具体情况,这样我才可以知道是否可以帮助你们。
除非你坚持,否则你将很难见到家庭的全部成员。而且如果你见不到家庭的全部成员,便不会获得完整的家庭情况。
爸爸眼里的家庭和妈妈眼里的家庭以及孩子眼里的家庭是不一样的,帮助他们了解到这些差异是家庭治疗最基础的工作之一。
咨客不愿意邀请其他成员参与到咨询中也是可以理解的,一方面可能意味着他在家庭里的地位较低和影响力较小,一方面可能意味着他与其他成员之间的冲突较大关系较远。
并非所有人到齐才可以做家庭治疗,一个人也可以做家庭治疗,重要的不是到场人数,而是咨询师是否具有系统式思维,是否应用家庭治疗技术,如若不是,那就是很多人坐在一起的个别治疗。
让家庭成员一如平常的争吵很重要,这样就能看到会出现什么情况:谁好斗,谁忍让,以及谁和谁是一边的。
家庭治疗的秘诀就在于:探究毫不相干的问题,以及家庭成员间的争吵与家庭整体结构的内在联系。
或许母子(女)之间的矛盾缓解了父母之间更为严重的冲突。这只是一个假设,也许在咨询中甚至没有机会暴露出来,父母来到咨询室的初心是解决孩子的问题,可能他们并不想在此涉及他们之间的冲突,或者认为那不重要,和孩子的问题无关。
孩子的离经叛道有可能正是为了吸引注意力,保护这个家庭不至于分崩离析,为此孩子有可能付出沉重的代价。而父母可能尚未准备好面对他们之间的问题及为了改变现状而做点什么。对此,咨询师需要与父母避开孩子单独谈话,有时也需要与父亲或母亲单独谈话。
咨询师需要保持觉察:不是咨询师想要解决家庭的问题,是家庭想要解决什么问题。有些问题是解决不了的,或者暂时不需要解决,家庭可能暂时的需要问题存在以保持现有的平衡——对他们而言,这是一个特殊时期,他们想要解决问题,但又似乎离不开问题。平稳的度过这个阶段比解决问题更有现实意义。哪个家庭没有点问题呢?重要的是把它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不让局面混乱失控。家庭来咨询未必一定是来解决所谓的问题,比起解决某个具体问题,他们可能更需要对事态的发展和预期有更全面的认识,有更充分的心理准备,有更明确的方向和掌控感。
当孩子们做错事时,父母二人的做法十有八九都是对立的。因为父母无法形成统一战线,形势会变得更糟。
除非你们二位消除分歧并商量出教育他的办法,否则我认为你们在这个问题上不会取得什么进展。你要和你的丈夫交流,告诉他你希望他怎么做?而作为丈夫,你有什么想法也要和妻子说。你们两个需要精诚合作。
但若夫妻感情破裂,比如已经暗地里离婚,或者已分居多年,或者有了第三者,那么问题就会更复杂。咨询师需要单独跟父母工作,了解他们各自的想法和顾虑,以及他们打算怎么做。孩子对此早有怀疑和猜测,只是不愿接受,假装情况还没有这么糟,期许还有转机,希望自己搞出点动静还能让家庭回到过去的美好,当所有动作都无力回天,孩子体验到深深的挫败,偏执的认为是自己不好,才会让父母关系破裂。面对这种情况,父母需要选择合适的时机向孩子敞开心扉,表明父母的问题只是父母的问题,和孩子无关,无需他来承担,让他不要再自责。然而做到这一点并不容易,夫妻关系破裂后一方对另一方的怨恨和指责让他们很难心平气和的沟通,甚至拒绝沟通,如果一方或双方不能顺利度过婚姻失败的哀伤期,寻求专业帮助会是一个明智的选择,心理咨询师会帮助他们接受现实离得干净。离异的双方不再纠缠,不再需要将孩子卷入他们的矛盾。夫妻关系结束了,亲子关系可以以另一种方式延续:离异的父母仍旧是父母,仍旧能跟孩子建立情感联结和提供支持。
他们每个人都相信,只要另一个人改变了,事情就会好起来。一旦家庭成员陷入这样一个反复出现的循环中,改变极少发生,因为这个循环中的参与者并未打破这种循环,而只是将其更强烈的表现了出来。
在家庭的三角关系中,你无法做到改变三角形的一条边时不影响到另外两条边。即使离异或者亡故,心理意义上的三角关系仍旧存在。如果仅剩一条边,并且变得僵硬或模糊,那么早晚会出现问题。
解决问题的突破口往往要从最疏远的,最不容易招致冲突的家人关系中打开。
当人们寻求专业协助时,通常会独自一个人去。他们在寻求什么呢?治疗吗?是的,但也是在寻求庇护所,躲避遭受过挫折或正在遭受挫折的人际关系。
一个过于依赖自己母亲的女人不太可能与丈夫充分商量事情。——而对母亲的过分依赖可能是源自童年成长经历中父亲的缺位和母女关系的黏连。
家庭中那些根深蒂固的问题,仅凭交流是无法解决的,有些问题需要通过家庭结构性的改变来解决。——家庭结构性的改变指家庭成员在家庭里的角色、身份和功能的改变。
当某个家庭就一个他们无法解决的问题来寻求帮助时,家庭系统方法是试图找到他们无法做到的原因,接下来帮他们重新梳理思路,进而解决该问题,而与之相似的其他问题则留待以后解决。简言之,所谓问题并非问题,实则是家庭没有找到更好的方式解决问题的体现。
家庭治疗需要拉开距离做咨询,将关注点放在家庭模式上,而不是家庭成员的个性上,会观察发现家庭呈现出一种模式化的舞蹈一遍遍地重复,混乱的生活无穷无尽的展开,但家庭生活的基本故事情节并没有太多变化。
治疗与提建议之间有一个明显的不同,即治疗试图揭示为什么人们会反复做对自己没有好处的事情,而不是仅仅告诉他们不要去做某件事。了解家庭成员的过往经历有助于我们理解他们当前的行为,我们并不是要让他们停止这些行为,而是将其置于更容易被理解的情境中。
家庭有时会妨碍个体的发展,偶尔还会积极抵制改变的发生。
观察一个家庭系统如何运行的最佳方式就是令其简单化,不要把任何人排除在外,但要保持其简单化。改变家庭关系最有效的方式是改变其基本运行模式,而不是在旧模式下修修补补,通过尝试某种与旧模式不具有连续性的新奇方法,创造一个新模式。真正的秘诀并不在于为个体问题寻找特定的解决方案,而在于发现系统运行的方向,进而改变它。
当恋爱期开始时,我们竭尽全力展示最好的自我。结婚后,我们性格中被掩盖的部分显露出来。对于一对夫妻而言,治疗师的介入可以让他们明白,他们是两个不同的人,拥有不同的行事风格和期望值,要学会包容对方。人们通过自己的行为方式形成富有特色的人际关系。当这些行事风格发生冲突时,伴侣之间的感受都是很受伤。当两个人的需求发生冲突时,往往觉得别人都是自私的。令他们如此痛苦不堪的原因是,他们原本以为婚姻是基本上没有矛盾冲突的。如果二人一直等待下去,大多数人都是如此,直到他们真的气哼哼地指出他们的性格差异时,他们的抱怨或许会变成攻击。令人遗憾的是,“幸福家庭模式”作为我们判断自己家庭幸福与否的标准,被固化在我们的意识里。而实际上,一个和谐的家庭并不是一个没有矛盾的家庭,而是一个当出现矛盾时知道如何解决矛盾的家庭。追求幸福并不是人们生活在一起的唯一理由,很多夫妻婚后的生活就没有幸福过。那些因为未能相互适应而陷入纠缠状态的夫妻通常很像比赛进入到后几轮的拳击手。他们已经精疲力竭,但依然在出拳。
家庭治疗有一个优势,它鼓励夫妻之间交流他们的感受。治疗师通过让每位伴侣学会倾诉和倾听,可以将原本的一通指责变成一次情感表达过程。这样做会产生显著效果。不过令人遗憾的是,很多小夫妻都是等到问题已经很严重了才会寻求治疗。
是拥有某种期望(我一直希望......)而非归咎责任(你从来没有......)奠定了婚姻期间伴侣之间相互适应的基石。夫妻关系冲突一方面源自对方未满足自己的期望,另一方面源自把自己未获得满足的责任归咎于对方。我希望你做的,你没有做到,我希望你不要做的,你却做了,这都是你的问题。如果试着调整对对方的期望,会发现情况将有所不同。求同存异是夫妻之间和谐相处的秘诀,而不是要求对方成为和自己一样的人。
很多人害怕自己做出了改变,而另一个人却不变。这里的关键就是不要完全依赖语言交流,不要高估语言交流的力量,除了语言,更重要的是行动,很多事情不是动动嘴皮就有用的。可以通过改变自己的行为来改变关系,不要一味地说教。要让他们看到自己行为的结果,但不必告诉他们应该做什么。
在夫妻治疗过程中,告诉他们应该做什么,如提建议或沟通训练,会把他们的注意力从一件确实能够带来改变的事情上转移开,即一个人对其行为及行为结果进行自我反思。
当这对小夫妻要开始一起过日子的时候,他们首先要面对的就是要从各自的家庭中分离出来,并改变他们与父母、兄弟姐妹,以及姻亲之间的关系特征。他们所忠诚的对象必须要转变。
两位伴侣必须决定来自各自家庭的哪些礼数与传统会保留下来,并创造出他们自己的传统。
与谁对谁错没有关系,而与忠诚有关系,涉及心之所属,如果你不向着我,你就是反对我。
某些人可能需要保持与父母和姻亲的距离,这是他们保持美满婚姻关系的必要及首要条件。
那些怀着妒忌心理反对伴侣黏着父母的人通常都没有安全感,这种不安全感既有关于他们自己的,也有关于婚姻关系的。他们与自己的家人或很多朋友的联系都不太紧密。
在开展家庭治疗时,还有这样一个经验法则,也可以说是一个粗略的简化原则,到场接受治疗的人越多,越容易取得一定效果。换句话说,给予人们一个表达自己观点的机会通常是非常有意义的。
尽管过去的已经过去了,但我们似乎不忍放手。当我们想念父母时,当我们去看望他们时,我们之间还存在那种紧张状态。慢慢接受他们还是老样子,而且无论什么事,该发生还会发生,不过我们依然希望从他们那里得到什么。我们渴望将来有一天,他们会弥补我们曾经错过的事情;他们会做出改变;他们会表达歉意;他们最终会按照我们所希望的方式对待我们。我们希望从他们那里得到一切——也许其他的都能得到,唯独真爱得不到。——这一段非常有助于理解为何家庭里最被忽视的孩子长大后反而对原生家庭最为忠诚。
直到我们不再需要父母把一切事情都准备好时,我们才真正长大成人。
人际关系问题在双方的纠缠下一直存在,而任何一方都可以打破惯例。在谈及大多数人感觉自己更有能力把控的人际关系(如与他们的子女、朋友或年轻同事关系)时,这一观点很容易被接受。在面对大人物时,我们经常觉得低人一等,容易看轻自己,不认为自己又扭转乾坤的能力。没有比我们与父母的关系更能说明这一点的了。
寻求专业指导无异于承认失败。这也是许多人不到万不得已不会来咨询的原因。他们总是抱有一丝幻想,也许明天情况就会变好。尽管并没有发生奇迹,他还是等待着出现转机。直到所有的尝试都失败了,所有的幻想都破灭了,才不得以抱着死马当活马医的心态走进了咨询室。而这时他们也往往是“过来看看”,并未做好接受治疗和从自己开始改变的准备。他们希望咨询师有一个现成的答案,或给他们一剂灵丹妙药,药到病除。承认自己失败需要巨大的勇气,需要为此承担责任,并为了有所改变而付诸行动。咨询无用,咨询师帮不了我,谁也帮不了我。这实际上是在说:我不想改变。而“不想改变”在咨询中也是可以探讨的,通常搞清楚了“不想改变”的原因,情况就会有一定的改善。所以业内流传一句话:走进咨询室,你就已经及格了。
家庭治疗过程:
第一,进行系统评估,以一种暴露问题的方式了解既有矛盾;
第二,考察家庭成员如何让既有问题久拖不决;
第三,深入了解家庭成员,以及他们为什么会那么做;
第四,确保评估准确,并且讨论如何改变以保证治疗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