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科风云》:人性背后的东西总让人刺心,揪心
2017.0606
我一般不看电视剧,原因:一是没有过多闲时间看;二是没有耐性;三是好情绪化流泪。最近一次偶然打开电视看到“一个院长向一个医生的坦白认错”的画面,台词感人,我内心一颤,该剧不错!就上了船。
抛开演员本身的绯闻私事不说,单说《外科风云》这部大剧,白百合的敬业演技值得点赞。资深胸外科主治医师,性格直率坦荡,单纯干练,爱憎分明,敢说敢做,忠诚敬业。白百合演得得体自然,迎刃有余,有棱有角。靳东演得成熟稳重,满腹心事,尤其略带忧郁的眼神让观众难忘。我看该剧不是冲着明星来的,而是被里面曲折揪心,令人纠结的情节吸引着。
医疗界可能自古以来就没有绝对的纯洁与神圣,它有着不为人知的医场阴谋,勾心斗角;有着追名逐利,权钱交易,权利和欲望的角逐。《外科风云》中人心的阴险,自私虚荣,人性的贪婪,情仇纠结无不彰显出来,让观众与剧中的人物共呼吸,共纠结,共愤怒,共感叹。
可敬的是,在这部大剧中,大众能看到医院里从院长到主治医师再到护士,在给患者抢救治疗过程中,都很拼命敬业,奋不顾身。他们冒着时刻被传染的风险,有的甚至冒着承担责任的风险,对患者进行抢救。然而在这本该纯洁高尚的医院背后,也让人看到了人性的自私虚伪,阴谋欺骗,权利欲望,他们相互掩盖,与医疗器械商暗地串通交易,私自修改药单据,致人死地等等,都只是为了个人的前途和名誉,为了更快地晋升和发展。
(1)仇恨纠结,为母洗冤
庄恕,一位留美海归医学博士。仁和医院胸外科科室主任杨帆邀请他回来,怀揣着对医学的敬重和澄清母亲案件的决心回国,来到母亲生前工作的医院工作。
二十年前是杨帆送他到国外深造学习,因此他出于感激,答应杨帆的邀请回来,他回来不仅仅是要为仁和医院胸外科的发展服务,主要是想弄清母亲当年自杀的真相,替母亲洗刷冤情。
然而“一朝天子,一朝臣”。杨帆请庄恕回来目的不纯,是想壮大自己科室的医疗力量,他眼盯住傅博文那个院长的职位。傅院长眼看就要退休了,医院里科室人员大部分都是傅院长的人,杨帆势单力薄,形势危急。为了想壮大自己的力量,他聘请了庄恕。庄恕一回来很快替代了陆晨曦胸外科主治医生的位置,这也意味着傅院长手下的人员被挤出科室,步步威逼傅博文。
杨帆很清楚博文当年为了想晋升院长,不敢得罪上一任院长修敏齐,参与造假并陷害了庄恕母亲张淑梅,杨帆想让庄恕亲自去揭开傅博文当年陷害隐瞒证据的罪行。他母亲张淑梅的事件一澄清,傅博文足可以身败名裂,自己好顺理成章坐上院长的位置,杨帆主任的阴谋私欲显而易见。
庄恕认为这次归国,是一个矛盾的存在,有的人让她敬重,有的人让他无奈,有的人让他无法面对,接连陷入医疗纠纷和卫计的调查之中。他很纠结,他有很迷茫,他离开这个地方,又想为母亲的自杀讨个说法。
庄恕一直恨自己自私狭隘,说服不了自己。他是带着鄙视和厌恶回来的,是为了报复仁和医院这一帮领导。到后来他放弃了,就是遇见了陆晨曦,后来又遇到了打击,一个是妹妹的养父林浩,一个是陆晨曦妈妈。两人都是庄恕主治的,林浩去世,陆晨曦母亲成植物人,这使庄恕陷入舆论,谴责,调查,解聘之中。
他以高度责任感告诉自己,一定要忍耐,等到事情结果出来,他相信自己没有治疗失误,只是紧急时没有上报,经过领导同意擅自决定做手术,只是程序违规。幸好,陆晨曦的母亲醒过来了,庄恕的压力渐渐消除。
庄恕有个亲妹妹,当年母亲自杀后,妹妹被人贩子带走,卖给了姓林的好心人家。十年前庄恕经国内朋友打听,妹妹生活很好,林浩夫妇他们对妹妹很好。为了不想让妹妹再承受压力迟迟不相认,因为林浩对妹妹视如亲生女儿,不想让妹妹受打击,这种曾被割裂的亲情再次重逢,却不能相认,内心的纠结让人揪心疼痛长久。
庄恕对于杨帆主任把晨曦赶出胸外科感到不解,他觉得杨帆不能这样做,自己回来后医院里所发生的事都与庄恕有关。于是他开始对杨帆请他归国的初衷产生质疑。
庄恕原本想着杨帆让他回来是为了医院的前途,带头行医,回来后才看到自己只是他手里的枪:先把陆晨曦挤出胸外科,接着又让傅博文又深陷麻烦,傅院长身体很差随时都有生命危险。口头上是帮他查清母亲事件的真相,实际上用杨帆自己的话说,是帮庄恕撕开一条调查付博文的口子,剩下的让庄恕自己去查。
庄恕回来后仁和医院出现了耐药菌株,艾滋病传染者等传染病,当庄恕决定要研究调查原因时,却遭遇了杨帆的阻拦和困扰。
表面上杨主任在器重庄恕,其实庄恕意识到自己已经成了杨帆的帮凶。这是一场阴谋,杨帆膨胀的攀升欲望已经暴露出来。杨帆与外界串通私自购进医疗器材,庄恕断然要查清林浩的死因,他甚至要把那种病菌标本送到国外去研究,遭到杨帆主任的暗地阻拦与威胁,杨帆觉得庄恕是无事生非,他决定打着规范行业的旗号要解聘庄恕。
修敏齐才是诬陷张淑梅的真正凶手,当年他给付博文施加压力,篡改药单据,逼迫张淑梅离开医院,致使张淑梅精神分裂,自杀身亡。
庄恕又纠结于修敏齐的女儿病情。面对仇人的女儿需要做手术,是去主治主刀还是不去?
尽管修敏齐不愿向庄恕认错,但医生的良知告诉他,要去救修老师的女儿,他最终还是去了。修老师的女儿得救了,然后庄恕离开了仁和医院,去了美国。
(2)自私阴险,终于良心发现
傅院长很清楚,当年庄恕母亲张书梅并没有给病人注射青霉素,而是按修敏齐老师开的药方注射了利多卡因。当那个病人死后,修医生把责任推到一个优秀的护士身上,说是张淑梅错把青霉素注射成利多卡因,最终致使张淑梅精神失常自杀身亡。
傅院长身体不好,曾做过胸外科手术,手术后仍然服药坚持工作着,而不愿让外人知道他有病不能上手术台给病人主刀。杨帆总要戳痛并揭穿他的身体状况,大概傅院长不想退位,杨帆可能想急于接位院长这一职位。杨帆虽然没有院长职位,但他可是主持胸外科的全面工作。
傅院长已经意识到自己遇到了对手,加上他身体状况不佳,心脏病疼痛起来总怕外人看到,眼看就要有人与他竞争院长职位,我有前所未有的压力。
庄恕一回来,晨曦就得离开,付博文看在眼里,气在心里,晨曦是傅院长最器重的主治医师。傅院长为了安慰她,把她调到急诊外科,虽然不能做手术了但这也是权宜之计。并开导晨曦说:“技术再好,让人抓住小辫子也是栽跟头的,希望你好好干把职称拿下来。然后想办法把你调回来。”
当年不敢替庄恕的母亲说话,因为修主任是他的老师,况且自己还想晋升呢?谁愿意为了替一个护士说话而放弃自己美好的前程?
当年仁和医院前胸外科主任是傅博文,即陆晨曦父亲的主治医师,当时的院长是修敏其老师。当庄恕质问傅院长母亲案件,希望他诚实面对此事时,付博文仍死死不承认自己篡改了药单凭据,还说庄恕诬陷了他。
他掩盖真相,恰恰就是自私和懦弱。当年他们为了正在对肺部课题的研究中,如果一旦将案件上报,我们医院努力几年终于拿到的肺移植手术的项目就会终止,医院损失惨重,为了功名利禄,而篡改药单据嫁祸于人,昧着良心三十年。
他在学生面前强调从医的品质,大谈实事求是,要秉持自己的信仰。他一直就是晨曦做医生的信仰。这的确虚伪,是极大的讽刺。
晨曦要求傅院长亲口说出当年的真相。付博文也承认自己不配做你的老师,间接承认了当年的事实。陆晨曦径直走到讲台上将黑板上的“实事求是”狠狠擦掉,愤然离去。
傅院长最终由于身体不支,决定让杨帆任代理院长。虽然退下来了,但一声无儿无女,连个老伴都没有,挺可怜的。他是个一心为医疗事业献身的医生,面对已经被杨帆院长解聘的庄恕,他们无法去说服庄恕去救仇人修敏齐的女儿,他说医院里有些人的确不配当医生。
急诊科钟主任在抢险救灾中牺牲了,他的死让大家惋惜,临死前将傅院长叫到床边,告诉他真相:庄恕就是张淑梅的儿子小斌,希望他意识到当年过错,不要再做类似的事了,承认错误。
傅院长已经看穿了杨帆的野心,他想在退休之前将当年张淑梅的案件公布于众,了却自己的心愿。他不想再昧着良心做人,更不愿把内疚带到棺材里去。
(3)医术高明,总被排挤
陆晨曦作为一个有十一年医龄的胸外科主治医师,她正直无私,一心扑在手术工作中,没有为自己的职称而考虑。从不写自己的手术的学术论文,只想做好手术。敢于为了正义,为了病人的生死同领导争辩,对抗,坚持自己的原则,不要职称,只要有活干,甚至宁愿辞职也要尽力做手术拯救病人。
即便是被杨帆赶到急诊科,她也总设法去手术室为病人做手术,也有庄恕的邀请才参与手术。她的尽职尽责导致病人家属自杀,她的处境危险,她的只想做手术没有别的私心的单纯信念,却使自己陷入舆论之中无法自保。她越是想做手术越是处出问题,傅院长也再无掩护帮扶之力想让她到其他医院工作,这样还能继续做她喜欢的手术。她自己认为她比病人更了解医学常识更懂治疗,但她不懂病人的内心情感,她认识到自己的错误。
她为了她的手术职业,与前男友分手。又为了正常的手术,遭到排挤,处分,质疑。她始终坚守自己的内心,不违背良知,不刻意让病人多花钱做手术,能不用辅助器材的尽量不用,为此遭到唯利是图的院长的指责厌恶。
她和庄恕相爱着,庄恕从急诊科钟主任口里得知,当年他母亲“治死”的人是陆晨曦的爸爸时,他很害怕,他不得不对陆晨曦坦白了。当陆晨曦知道庄恕回来的真相后,面对仇人的儿子,她不敢做评判,不知该不该相信庄恕的话,她开始纠结于和庄恕结婚,他母亲的案子没有结,她们结婚就遥遥无期,毕竟官方都认为庄恕母亲是导致晨曦母父亲死亡的主要责任人,晨曦也觉得没法相处。
杨帆千方百计将陆晨曦赶出胸外科,有时偶尔参与做手术,却总惹上麻烦。晨曦觉得很无望,想离开仁和医院,可是到哪儿都没有白玉无瑕的领导,她想知道庄恕到底和傅博文之间到底有什么恩怨,内心纠结。庄恕一直没有告诉她真相,后来当她从庄恕口里得知,他是害死爸爸“仇人”的儿子,又陷入了困惑之中,无法说服自己继续相爱下去。
(4) 罪恶,面子与虚荣心
修老师是付博文之前的院长,就是当年陷害庄恕母亲的院长。对于当年的冤案,修老师不愿承认,极力维护自己的面子。
杨帆和傅博文都是修敏齐院长的弟子。修老师的女儿患先天性心脏病,现在肺动脉高压,要做心肺移植手术,是个高难度的手术。面对这样的病情手术,他们都不敢去做这个手术,他们想让庄恕来做这个手术,但杨院长已经要把杨帆解聘,庄恕不可以接这个手术。
这是陷害母亲,致使母亲精神分裂自杀的仇人,庄恕说服不了自己去救杀母仇人的女儿,除非他向庄恕道歉,并为当年的命案负责并承担责任。
傅博文想让修敏齐老师对当年张淑梅的冤案有所悔悟,可修老师老谋深算,不愿提起当年的事,害怕一声的名誉就此毁掉,誓死不愿承认,放不下面子。
只有庄恕能做这项手术。他不愿去向庄恕认错坦白,傅院长不敢做这个手术,没有把握,劝他为了名誉的执念值得去坦白认错,可修老师固执放不下面子去忏悔,一个曾经德高望重的心肺科专家,为了他一生的名誉他不愿去承认当年的错误,虚荣心和自尊心使他无法面对真实的自己。
修敏齐问庄恕:“作为医生你能该见死不救?你母亲当年是名护士,她所秉持的信念你难道不想秉持吗?无论以前我犯过什么错,我现在以一个父亲的身份来求你,我求你,为我女儿主刀。”当庄恕要求只要你向我母亲的照片说一声道歉,我就去主刀。修老师就是不认错,步步威逼庄恕,并扬言说如果庄恕作为外科医生视病人生死于不顾,就状告庄恕,庄恕立刻说:“我现在就辞职,不做手术是不负任何法律责任的。”
庄恕为了给母亲复仇,他甚至摒弃了自己作为一名医务工作者应有的责任和胸怀。恩怨与仇恨充斥着整个心扉,他与修老提出一个违背医生职业道德的交易,看似冷酷自私却又那么的合乎情理,令人无可厚非。观众甚至认为庄恕做得不够狠,不够毒,当修老师不愿认错,被迫无奈走出去时,观众甚至想拍手称快。
修老师最终在一次抢险救灾中牺牲了,以他执拗的性格,不愿放下面子认错的行为,这种结局当然最好。也算是既立了功,又恕了罪,临死之前总算认了罪。这样一个对工作对病人可以置自己生死于不顾的老者,最终却败给了道德。
(5)阴谋与欲望的膨胀
杨帆从一开始让庄恕回国,就是一场阴谋。他在为自己的私利和欲望步步谋划着,先排挤陆晨曦,又逼迫傅博文自动让出院长位置,接着让庄恕陷入被调查停职中,最后解聘庄恕。当遇到修老师女儿的病情时,他又恳请庄恕留下来做手术。自始至终他人性中卑鄙,自私阴险暴露无遗。
利益冲昏了杨帆的头脑,他从当年把庄恕送到美国,就开始为自己设计长远的自私的阴谋,追名逐利蒙蔽了心灵,统统都是“小人之心,卑人之计”。
杨帆与先锋公司的姜总有交易,购进医疗器材和送儿子去美国读书,儿子顺利读上研究生,并考取第一名得了美国大学的一等奖学金。姜总父亲重病又坚决不实用他自己的医疗器材,这让杨帆吃惊,后悔。当杨帆因医疗器材不合格,中止与先锋公司姜总的交易时,姜总就拿他儿子在美国不能读书做威胁。
杨帆儿子很正直,发表仁和医院的肿瘤数据研究病例,论文发表到美国医刊上,这让杨帆很恼火恨不得让儿子回来,不上学了。他害怕儿子的论文有可能成为自己以后犯罪违法的证据。
最终他也离开了院长的职位。
(6)剧情背后的思索
为了一个护士生命,即便是失去科研资格,医学发展也不会停止,相反欺骗和造假是医疗界里最大的隐患。
这个编剧肯定从事过医疗工作,或者是住在医院里写成的电视剧。关于医疗专业术语的台词占有三分之二。整个电视剧有高深的医疗知识,就诊原理,步步紧扣言辞精准逻辑性极强。尤其是手术现场,手术过程清晰可见,让人对外科医生的工作有全面了解,有了更深的理解。
这里面有医闹现象;有就诊失误现象;有私自给病人使用体内吻合器医疗器材;有权钱交易,然后送儿子去国外读书;给病人输血采血渠道不正确;有带着处分给病人主刀的;有出现责任相互推诿的;有论关系先后做手术的;晋高级职称时的虚假与诚信缺失;医疗器材的擅自进购,非法购置,质量低劣等。
(7)人物的结局都很人性。
性格执拗的修老师最终在一次抢险救灾中牺牲了。虽然他有着权利与钱财的私欲,但对待患者却是全力以赴。修老师临死之前承认了自己当年的罪行,他执拗,誓死捍卫自己尊严的性格最终还是屈服于良知的拷问,道德的评判。他们这一群陷害张淑梅的人终究受到了法律的惩罚。
庄恕和陆晨曦都从仇恨中走出来,不再纠结该不该相爱,他们最终决定结婚。
付博文不再纠结面子问题,能大胆在救灾表彰大会上,对当年的过错进行揭露。
修敏齐临死前写了一封信,坦白了自己的罪行。
杨帆的阴谋和欲望也被儿子论文揭穿了,最终自己也一步步道德觉醒。
庄恕纠结痛苦的心终于释然了,他不再仇恨,不再以仇视的眼光去看待这个世界。那些满怀私心,阴谋,把权钱视为生命的人,最终被法律惩治,被世人唾弃鄙视。
只要你足够的坚强努力,足够的善良无私,世界会在你四周全是墙的地方为你开启一扇窗,那些原本与你有隔阂的人也会真心敬重你。
对于正直,善良,无私的人,之前一切的磨难终将成为财富。
人心险恶,防不胜防。为了警醒人们不再被伤害,请擦亮眼睛。
总有这样的人,嘴上刻薄如刀,心却柔软的如同一片嫩豆腐,言辞犀利却敢于攻击邪恶,一身正气。也总有那么一群人,自以为是圣人而又愚蠢无比,自私虚伪,精心设计阴谋,用心良苦,终被正义法律所惩治,人性也莫过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