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在一名小学老师的角度来看,幼儿园阶段孩子的学习及成长直接关系着小学阶段各方面的发展,有的小孩自来熟,刚上一年级时和谁都能聊几句,和老师也能悠闲的沟通,这样的性格是非常好的,老师也更容易让他/她担任班干部,协助管理班级日常事务。能更好的培养孩子各方面的能力。
其实家长的想法都是不希望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在幼儿园阶段就不断地给孩子灌输各种各样的知识技能,其实完全没必要,幼儿园学到的汉字或者数字,在一年级也会重新学习,幼儿园阶段的学习毕竟不全面,到一年级再学习时小孩子往往觉得自己都会了,容易产生抗拒学习或者失去学习的兴趣,等着听不懂的时候已经很难跟上学习进度了,所以幼儿园强制式的灌输孩子知识,有时候会害了孩子,家长还不自知,觉得小孩子幼儿园已经学到了许多,怎么上小学还退步了。
小学老师也知道这种情况,但是教育时也要兼顾所有孩子,不会刻意的单独注重一两个,虽然发现了也会及时提醒督促孩子跟着学习的,这个前提就是要班主任老师及时发现,往往小学专科老师都是带好几个班级,基本很难发现个别班级个别孩子学习退步原因。
所以我建议在幼儿园阶段,孩子的身体和智力发育都处于快速发展的阶段,因此应该多方面培养,重点包括:
1. 社交能力:让孩子学会与别人交往、合作和分享,培养孩子的团队合作能力,这有助于他们将来在学校和社交场合中更好地适应。
2. 语言能力:通过语言启蒙,帮助孩子掌握语言表达能力,提高听说能力和认知理解能力,让孩子尽早进入语言学习的轨道。
3. 视觉能力:培养孩子的观察能力,增强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在这方面,可以通过绘画、手工制作等活动进行培养。
4. 运动能力:提高孩子的身体素质,让他们建立健康的运动习惯,培养和加强协调性和平衡性,可以通过活动和运动让孩子进行锻炼。
5. 自理能力:培养孩子的独立自理能力,让他们学会自己穿衣、洗脸、刷牙等基本生活技能,从小养成好习惯,为日后的学习和生活打下良好的基础。
我看过许多小孩子教育方面的书籍,觉得这本《再见、“暴脾气”小孩》是比较客观,也是比较实事求是的,详细介绍了当前父母对幼儿园及小学阶段孩子的各种问题,以及父母最怕最担心的把小孩子培养成“易怒”“暴脾气”等的情况,毕竟现在幼儿园孩子是“打不得”“骂不得”,这才是最为难的,
要想管理好小孩子的“暴脾气”,首先要了解小孩子,关注小孩子的情绪,关注到小孩子为什么发脾气、耍小性子、爱哭闹的原因,这本书里面都有详细的介绍。
4种应付消极情绪的方法,可以很好的帮助孩子告别“傲慢、自责、自卑”
3种锦囊妙计,激发孩子积极情绪,培养健康、自信、乐观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