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内向外向大家并不陌生,这个名词似乎是性格中最简单的分类。提到内向,我们联想到安静、无趣、不善社交、自卑、害羞;提到外向我们能联想到热情、口才好、好胜心强等等。那我们通常理解的内向外向诊断是它本来的意思吗?
最近读了一本书《内向孩子的潜在优势》,里面详细讲解了内向外向的真正含义。这种性格体质是与生俱来的,由基因所决定,它反映了人在面对特定环境时的反应和行为模式,这种性格特质往往会伴随人的一生,不会因内在或外在地变化而发生改变。那么内向和外向究竟有什么不同呢?
生理区别
大量心理学、生理学和神经科学方面的文献证实:脑神经回路的第一个分叉就把内向和外向者划进了不同的神经递质传递通道。这两种性格特质的人所依赖的大脑回路是两条正好相反的路径:交感神经系统(外向)和迷走神经系统(内向)。交感神经系统的特征是“战斗!”,是一种“加速”神经系统,神经回路短,反应迅速,短时记忆佳,但忘得快;而迷走神经系统的特征是“休息与放松”,神经回路长,情绪反应慢,做决定时间长。外向者主要是交感神经系统占主导作用,而内向者则是迷走神经系统占主导作用。
汲取能量的来源不同
内向者是能量蓄积者,通过安静和独处来蓄积能量。外向者是能量消耗者,通过与外界联系,四处活动和靠近人群来汲取能量。这种能量方式的差异对内向者影响巨大。同样是经历了一次难熬的加班,如果下班后有人组织了一次KTV活动,对外向者来说是放松,对内向者来说却是消耗能量,容易造成筋疲力尽。内向者最好的放松方式是减少外界刺激安静地独处。
关注世界的焦点不同
内向者生活在自己的内部世界当中,他们需要知道有人在外面的世界倾听他们的声音,关心他们的感受。否认他们可能会迷失在自己的世界中,处于内部世界与外部世界割裂的状态,非常耗费能量。而外向者喜欢追求外部世界的强刺激,这个时候也需要有人让他们适时安静一会儿,不要拘泥于表面,学会深入思考,避免疲于奔命的状态。外向者接收外界刺激的信号更加敏感,反应强烈,增加耗能。而外向者对刺激的反应稍显迟钝,所以不断寻求更强烈的刺激。
思考与行动的顺序不同
外向者是行动派,内向者是思想家。外向者的神经通路段,反应快,会主动寻求外界的强刺激,属于行动优先型。而内向者恰恰相反,有可能在活动中显得缺乏积极性和主动性。但这并不代表外向性格优于内向。他们经常一动不动面无表情是在保存体力蓄积能量。内向的人更懂得三思而后行,更加善于倾听,并且适时提醒人们放慢生活速度,停下来品味生活。大多数内向者非常喜欢学习善于思考,他们有敏锐的观察力和洞察力,善于深度思考。
以上就是我在《内向孩子的潜在优势》这本书中总结出的内外向这两种性格特质的区别。其实生活中绝对内向和外向的人并不多,我们身上多多少少都有一些交叉的影子。并且这两种之间也没有好坏之分,只不过是行为模式不同罢了。写这篇文章的目的是希望大家不要用内向外向给自己贴标签,限制了自己发展的无限可能。虽然性格特质无法改变,像说话沟通这些能力是可以通过不断学习技巧来提高的。最后希望大家都能通过正确理性的角度看待自己,接纳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