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打造完美的工作文章
>> 而且在学校里,我们接受的教育主要是针对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这三大文体的,涉及应用文的部分较少,具体到工作中经常使用的合同、计划、报告、总结、申请书、说明书、证明书等类别,更是鲜有涉及。
>> 工作文章的写作到底有没有路径可寻呢?有的。而且,大家常用 的模仿范文就是其中的一种,但是这个“模仿”是要讲技巧的。
>> 王国维曾经引用三句词概括人生三境界:
第一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第二境界: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第三境界: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 处于第一境界时,对人生充满迷茫,感到孤独,不知前路何去何从;到了第二境界,已经有了目标,正在追逐目标的道路上,虽然十分辛苦以致形容消瘦,却执着前 进,不言放弃;到了第三境界,追逐路上付出的辛苦终于得到回报,不经意间,已经超过目标,回首时望着落到身后的目标心态豁然开朗。
>> 最后一层境界,是让工作文章回归本源,工作文章作为应用文,本质是为我们工作服务的一种工具。到了最后一层境界,我们就是在为了解决工作上的问题而写文章,再也不是为了折腾出几百字、几千字而写了。
>> 工作文章却要解决实际的问题,有着严格的形式要求,有内容限制,阅读对象也是
>> 特定的一部分人,所以一定要指向明确,要务实。
>> 有人曾经把判断文章优劣的标准总结为五个字:形、事、情、理、典,每个字对应一条要求。一篇文章的构成离不开这五个方面,它们变化组合形成了各具特色的文章。“形”说的是具有具体的形象、注重文字的表现形式,“事”指摆事实、讲故事,“情”的意思是文章能 抓住读者的情绪,感染读者,“理”指文章要言之有理,“典”表面意思是引经据典,延伸开可以泛指旁征博引,论据充足。
>> 读者阅读文章的过程,实际上就是合作者进行沟通的过程,而读者阅读的动机一般可以分为六种:消遣、刺激、信息、知识、美感、思想。前面三种属于较低的层次,比较容易实现。一篇好的文章至少要从第三个层次开始,因此它的内容要具备信息、知识、美感、思想四个方面。一般情况下,如果文章的内容正是读者急需的,只要满足上述一方面就能够吸引读者的关注。满足的方面越多,读者的阅读体验越好,文章也就越出色。描写但不单调,说明但不呆板,叙事但不拖沓,抒情但不矫情,说理但不枯燥,就是一篇难得的好文章。
第一节 为文章建立金字塔结构
>> 实际操作的时候你既可以自上而下地建造金字塔结构,也可以自下而上。相比较来说,自上而下法更简单一些,比较适合初学者。第一次利用金字塔结构写文章,可以优先用自上而下法。
>> 你可以按照如下的顺序来建造金字塔结构。
1.列出主题
这个主题是文章的核心,你接下来的所有工作都将围绕它展开,把它放到你的金字塔的顶端。
2.设置引导性疑问
先问自己几个问题:你的文章要给哪些读者看?你的文章需要回答读者的什么疑问?这个疑问如何与主题关联?如果你已经想到了合适的疑问,把它写下来,如果暂时无法确定,也可以先进行其他步骤。
>> 3.回答你上一步提出的疑问
写下你的答案,如果没有确切的答案,或者在上一步还没确定自己要写什么疑问,可以暂时搁下,继续后边的步骤。
4.描述背景
如果第二步和第三步你都没有确切的答案,请进行这一步,来证明自己有能力提出疑问和给出回答。用一些话描述文章主题的背景(可以是讲故事式的描述,也可以是其他形式,但是写到文章里时最好整理成讲故事的形式),需要注意的是,你做出的描述必须是不会引起任何争议的。想一下哪些描述不会引起争议,即读者已经知道你所描述的信息。
5.引出冲突
有了第三步做铺垫,你可以和读者进行“疑问—回答”式的交流了。为什么这么说?设想一下这种情景:你告诉一个人地球是圆的,他会有什么反应?十有八九他会说:“我知道地球是圆的,这有什么问题吗?”
同理,看到你在第四步描述的内容后,你的读者也会问:“我知道你说的这个情况,有什么问题吗?”(因为你描述的是读者已知的、不会引起争议的信息)这时你就可以进一步指出在这个背景下发生了什么冲突,而这个冲突会引起读者的疑问。例如,你可以写一下团队出现了某个问题,或者外界环境发生了变化,总之,它们会导致一些大家不想看到的结果,需要人们做些什么来阻止这种情况的发生。
6.核验疑问和回答
背景里发生的冲突应该能够使读者提出你要在文章里表达的主要问题,这样你的文章才能按照金字塔架构继续建造下去。如果背景、冲突和你的问题没有足够的关联性,你就需要重新思考,从其他角度提出疑问。
第二节 工作文体的“套路”
>> 从社会学的角度看,套路是在沿袭传统的过程中产生的思维方式、手段、技巧以及表现形式。它是基于经验的、低风险的实用主义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