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会回答的问题:
为什么你的flag总是立不住;
为什么行动并不是对抗焦虑的好办法;
为什么顺其自然是一句恶毒的废话?
要做一件事,首先要明白它是什么。
1、什么是目标?
目标:希望达成的地方或标准
简单来说,目标是目的地,是确切的标准,是结果。
新年伊始,很多人信心满满,定了许多目标:要读完30本书,要每天输出1000字以上,要坚持健身200天,要每天6点起床,诸如此类。这么说吧,这样的行为并不是确立目标,而是疯狂地立FLAG。
他们的错误之处在于,把任务当成了目标。我们说,目标是目的地,是结果。读书、健身、早起都是好事,它们能产生什么结果呢?很多人没想过,或者想得不够透彻。实际上,阅读和健身、写作一样,只是改变的开始,践行才是改变的抵达。写作不会改变你的命运,除非它带来行动;行动也不会改变命运,除非它带来了结果;是结果在影响你的每一步,以及指导你的下一步,最终决定了你命运的走向。
确认这一点非常重要。有一类人,每天的时间表被安排得满满当当,却很少想,自己做这些事的目的是什么。给他们驱动力的,要么是老板下达的指标,要么是周围同龄人肉眼可见的成就。焦虑感就是这么来的,他们还深信一句话,对抗焦虑最好的办法是行动,于是索性什么都不想了,先埋头做事再说。
所谓战术层面的勤奋掩盖了战略上的懒惰就是如此。太多的人根本不知道自己该干什么,他们只是执行,从来没有规划。明确你要做的事情,要得到的东西,从小到大,从具体到抽象。
2、为什么目标重要
李笑来在《把时间当做朋友》里提出一个很朴素的观点:和时间做朋友,就是在正确的时间,做正确的事。也有人这样解读,1)做对的事情,2)持续去做。
正确的事,就是实现目标要做的事。要知道什么事才是正确的,就要看对你的目标实现有没有帮助。
同样是写作,如果你的目标是成为小说家,那么你就应该大量阅读优秀的小说,然后赶紧动笔,坚持写作,完成你自己的作品,然后通过各种渠道投稿;
如果你的目标是培养自己的写作能力,进而提升逻辑思考能力和全面思考问题的能力,那么你要做的,是完成一份阅读清单,可能包括《文案训练手册》《麦肯锡教我的写作武器》,上完佐罗周的写作课程,每周完成3篇的写作任务,用有道云笔记及时记录灵感……等等等等。
目标不同,解决方案就完全不同。
人生是一个庞大的系统,不仅漫长而且繁杂。系统的问题,一定要用系统性的方法来解决。明确你的目标,就是用系统性思维考虑问题的第一步。
3、好的目标长什么样
成为世界首富,算不算一个目标?它是一个好目标吗?
问题1,算。问题2,不一定。
凡是能准确描述完成后的状态或者确定标准的事情,理论上来讲都算目标。从理论回归实际,用好与不好应该怎么判断呢?
一般来说,人们评价目标习惯用难易程度。坐地铁很简单,买跑车很难;点一份外卖很简单,做一顿满汉全席很难。然而,这种评价方式局限性很大。
首先,每个人拥有的资源是不同的,如果我是个富二代,或者我是个退休的五星酒店的厨师长,那么上面几件事的难易程度可能刚好反了过来。
其次,光用难易程度划分很容易让人产生情绪,要么太简单了提不起精神,要么太难了直接选择放弃。
衡量目标的唯一指标应该是时间。时间线性流逝不可逆转,也不会因为每个人的个体差异区别对待。我们想要的一切都可以拿时间去换,在时间的维度里,赚取金钱、结交朋友、强健身体、等待机会,自然有一天目标会达成。
好的目标,要满足两个条件:
1、时间长短合适。国家制定政策要执行五年规划,人生的愿景也要分而划之。周计划、月计划、年计划,不同的计划对应的目标不同,小的目标向大的目标看齐,在大前提下,小目标可以适当调整。阶段性目标和长期目标并存。
2、可以给你足够的推动力。目标和现状最好相差20%,不是那么轻易能达到,也不会令你望而却步。
看到这里,应该也就理解了,王健林说,「先定个小目标,赚他一个亿」,并不是一句凡尔赛的发言,反而非常务实。
4、怎么制定一份合格的目标?
如前所说,你的人生是一个系统。你作为这个系统的管理者,首先要遵循一个原则:以终为始。
这是我在《高效能人士的7个习惯》中学到最重要的一条原则。
以终为始,就是要看到未来的那个自己。这要求转变思维,从结果出发,倒推每一步的行为,用目标指导行为。时刻记住,你并不是只活在当下,也活在目标实现了那个未来的过去。现在走的每一步,都是通往未来那个目标的道路。
根据时间维度,由长到短。你需要制定几个目标。
40年目标。不要被这个数字吓到,一个正常人,从毕业到退休,大概就是这么长时间。职业生涯,或者说一辈子能奋斗的时间。把你所有的人生愿景都归到此处,可以不切实际,可以天马行空。重要的是,你有漫长的40年来完成它。
然后是1~5年。承接40年的大目标,同时也是阶段性的总结。一方面,根据愿景,选择合适的工作、城市、人际关系,建立平衡的目标体系;另一方面足够你脚踏实地完成经验的积累,在任何行业努力工作3~5年,你的专业能力都会完成从量到质的跨越,这对普通人来说就是安身立命的本钱。这个时间维度的目标,应该集中在职业规划上。
接下来是最熟悉的,年度目标。它比5年计划更加细致,风险性更低,操作性更强。它的跨越性不会那么大,其中的收获可能只有你自己知道。
然后是月度目标,周目标,严格遵循SMART原则,从上一层直接拆解,为自己的行动增加驱动力。
5、结语
一个最实际的问题:我是一个目光短浅的人,如果暂时找不到40年、5年这种长期目标怎么办?
这太正常不过了,甚至可以跟你说,绝大部分的人都是这样的。没有人一生下来就知道自己应该做什么,我们的人生就是不断经历、试错、调整的过程。正视目标的重要性,是一种底层逻辑的转变,会直接改变看待问题的方式。这也是为什么这篇文章的篇幅如此之长,因为目标怎么强调都不过分。
如果暂时找不到长期的愿景,就想想年初时立下的flag,他们是否符合文章中目标的定义,是否具有可执行性。把目标和任务区分开来,这是目标管理的第一步。
第二步,就是时刻保持以终为始的思考方式。做一件事之前,想象它完成的样子,反过来寻找所需要的的知识、经验、方法,一切都会自动出现。
接下来才是执行。行动自有其力量,在完成当下目标的过程中,你会对未来的目标更加清晰,随着目标的不断完成,未来的样子会越来越具象,甚至会有超出预期的惊喜。
我深信卡尔维诺的一番话:「我对任何唾手可得、快速、出于本能、即兴、含混的事物没有信心。我相信缓慢、平和、细水长流的力量,踏实,冷静。我不相信缺乏自律精神,不自我建设,不努力,可以获得个人或集体的解放。」
这是目标管理系列的第一篇文章,下一篇讲讲计划:实现目标的方法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