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学习之801701
【原文】子曰:“学如不及,犹恐失之。”
【白话】孔子说:“求学如同来不及,而且还担心会失去。”
【思考之一】本章的“学”的内涵是指什么?怎样理解“同行异情,人品霄壤”。
孔子所说的“学”,是儒家一贯提倡的“志于道,据于德”的心性成长之学,而不是为了饱衣足食、名利富达的知识技能之学。清代李颙(yóng)《反身录》说:“为身心性命而学,则学如不及,犹恐失之,君子自强不息之心也。为富贵利达而学,则学如不及,犹恐失之,鄙夫患得患失之心也。同行异情,人品霄壤。”如果为了身心性命成长而学,就是君子自强不息之道;如果为了求富贵求利益而学,越努力,反而离君子之道越远。外在看起来相同的行为,内在的品行却是天差地别。诚如王阳明所言:“读书做圣贤。”孔子所提倡的学习就是效学圣贤,改过迁善,也就是学习做人之道。
“同行异情,人品霄壤”。南宋胡宏提出“天理人欲同体而异用,同行而异情”的著名观点。天理立足于道义的要求,人欲服务于生存的需要。同样是在学习圣贤大道,由于初心立志着力点不同,体现出来的是人的内在品质品德品行的天壤之别。
【思考之二】“学如不及,犹恐失之”究竟是怎样的一种状态呢?
“学如不及”究竟是怎样的一种状态呢?
我们不妨从《论语》里去寻找答案,从孔子和他的弟子们显现出来的学习状态去体会。第一个思维角度,我们可以把“学如不及”理解为,在学习过程中看到自己和圣贤或者跟老师的巨大差距,感觉到自己远远不够,因而产生“学如不及”的紧迫感。在《论语·子罕篇》中,颜渊喟然叹曰:“仰之弥高,钻之弥坚,瞻之在前,忽焉在后。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既竭吾才,如有所立卓尔。虽欲从之,末由也已。”颜渊的这段内心独白,很好地诠释了这种心态。难怪孔老夫子说真正称得上好学的,唯有颜回一人。
“学如不及”的另一个理解角度,就是对于所学的内涵总是感觉到没有达其要义,所以有一种需要持续去钻研琢磨的迫切和向往。比如子贡请教夫子:“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一方面感觉自己好像理解了老师的道,另一方面内心又觉得不踏实,还是要去求教老师,果然得到了更深一层的教授:“可也。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但是子贡还是觉得不及,没有放弃,继续追问:“《诗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斯之谓与?”最后,子贡得到了老师的赞许:“赐也,始可与言《诗》已矣!”子贡的求学实践告诉我们,在学习中,一定要有精益求精的勇气和坚持,不断地切磋琢磨,方始入道。皇侃在《论语义疏》引缪协的解释:“学自外来,非夫内足,恒不懈惰,乃得其用。如不及者,已及之。犹恐失者,未失也。”学习本来就是从外面吸取,不是本来内在的功夫,只有恒长地、不懈怠地努力,才有可能真正有所得。只有保持“不及”的心态,才能及。只有保持“恐失”的心态,才能不失。
“犹恐失之”是怎样的一种状态呢?
孔子说,学习不但要有处处“不及”的紧迫感,还要有时时“犹恐失之”的担忧。因为学圣贤、改过迁善,绝非一日之功。稍一懈怠,过去的坏习气就会显露了。就如同怀藏价值连城的宝玉,走在盗贼经常出没的地方,必然时时小心防备,生怕稍一疏忽,被偷走了。学习圣贤之道,其实就是在和自己过往的不好习气作较量。当正知正念力量不足的时候,原有的种种习性,就会冒上来,所学的圣贤之道就会失去了。《尚书》说:“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人心是危险难安的,道心却微妙难明。惟有精益体察,专心守一,才有可能走上不偏不倚的中道。“犹恐失之”的状态,就是曾子教给我们的“三省”,“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曾子每日所担忧的就是老师教过的东西,有没有学好、有没有习好、对于朋友怎么样啊?“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这些都是犹恐失之的为学状态。
其实“学如不及,犹恐失之”的好学状态,在《论语》里表现得最为淋漓尽致的是孔老夫子自己。《论语·述而篇》连续几个章节都是在描述孔子的学习心态。“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这三样我有哪一样呢?“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这四样是我最担心没有做到的。“甚矣,吾衰也!久矣,吾不复梦见周公。”孔子说自己很久没有梦到周公了,是不是自己道心下滑了。这里的每一句,都是夫子“学如不及,犹恐失之”的好学心态。
【思考之三】学习本章对于我们的启发有哪些呢?
首先,要确立一个正确的高远的学习目标,时刻保持“学如不及,犹恐失之”的心态;其次,要警惕在学习中“得少为足”的想法,正如曾国藩所说: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第三,一定要保持切磋琢磨、精益求精的探索精神。在我们工作、生活、学习上,不可“得少为足”取,要“精益求精”,发扬“工匠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