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天看完《教学勇气》,书中谈到优秀的教师应该是追求自身的认同与完整。这句话,放在十年前阅读该书时,我是不以为意的,而现在,非常认同。
我是个有个性的老师,在教育教学路上,我有自己的思考与主张,我希望在读懂孩子,遵循教育规律的前提下真正做对学生有益的事情。十几年来,我做过一线,担任学校行政工作,深知,教育的生命在一线。行政管理的一切决策往往事与愿违,一声令下,哪怕方向错误,也便错误,这对孩子和教师来说是多大的灾难。
一线的教师很辛苦,疲于奔命,鲜有时间去思考真正好的教学是怎样的。我们的课堂是相对封闭的,大家关起门来各自做事。书里谈到,医生做手术从来都是在同事的关注一下做的,不然,或许某个切割部位错误也就塞塞了事,那是多么可怕的事情。教师的工作如果能像医生的手术那样,随时开放自己,聆听同事的建议,必将成长得更快。可能也正是这种长期的封闭性,让大家觉得开放很难,上一节公开课,绝对是要苦上一阵子的。
所以,我很反感公开课这种形式,希望追求日常教学中扎实有效的方式,为常态化教学服务。
另外一个是对话,如果教师不用太过忙碌,每天有一个相对固定的对话时间,那就更棒了,敞开心扉谈自己的所得所失。从对话中借鉴他人的经验,也反思自身的不足,当然,如果自己的经验能够成为别人学习的榜样,那也是非常兴奋的事情。
常思考,常更新,做自己适合的教育,做孩子适合的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