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个小时前,我右手拿着小勺子,左手拿着手机,一边吃我爸给我买的牛奶刨冰,一边在微博上刷着坦克手贝吉塔的文章,试图找找今晚推文的灵感。
“你还吃什么牛奶刨冰啊,直接喝牛奶泡水吧”。我爸对于自己买来的宵夜被我如此糟蹋表示了不满,并试图在我对着电脑没跟他聊天的第三十分钟里引起我的注意。
听到身后传来的声音,我头也没回,却咯咯地笑出声来。于是在我继续没回话的第三十一分钟,他一直反反复复地用我听得到的分贝说着“好撑”,“吃不下了”,“我就不信你能吃得下”。
自言自语又像在等我回话,假装毫不经意地在挑起一个“你可以搭话,就算你不搭话我也不会尴尬”的话题。
在我开电脑的那刻起,他说今晚买羊肉火锅吃。不多一会儿说要出去闲逛,买了两碗刨冰回来了。吃完刨冰跑上楼,没多会儿又下来让我帮他看蓝牙音箱。
因此从我写下这篇推文的第一个字开始,也就是十五分钟前,他才心满意足地上去睡觉了。
渐渐长大后,就发现老爸变成一个小孩了,一个永远跑上跑下精神饱满的小孩。
爱絮絮叨叨地说话,也爱等着我回应。就算是我搭乘高铁回家时,不论几点到站,他都会兴致勃勃地大老远跑来高铁站接。每次怕我找不着他,在出站口跟一群摩托车和滴滴司机肩并肩站在一起,走几步上来接过我手中的行李 。
而每一次走到他的车前,他都会拿出路上买的小吃。有时是汉堡和热豆浆,有时是鲜榨的芒果汁,生怕我渴了饿了,在路上就叫我吃掉。
而这样的场景,在我回到家之后,我妈就像接过接力棒的选手,跟我爸一样开始给我准备许多吃的东西。
倒好放在桌上的温开水,饭桌上蒸好的饺子,锅里还有正在保温的饭。
好像从那个时候开始发现,表达爱意最明显的方式就是,给你买好吃的东西。
在我回到家的第一个下午,我爸把我放下没多久又出去了。晚饭前回来时,手里提着个黑袋子,抓出来几只大闸蟹,圆溜溜的眼睛瞪来瞪去。
弟弟说,老爸昨天就在跟朋友打电话,让他留几只新鲜的大闸蟹,今天你回来了煮海鲜粥吃。
那晚的海鲜粥,我妈还加了热油炒熟的虾和剁得碎碎的瘦肉, 勺子一舀,碗里全是蟹肉。
说起我妈,我就陷入每日循环菜单的痛苦回忆中。
好像每个妈妈都是经不起夸的人,只要你随口一提说好吃的菜,她必定会连着一星期,天天在饭桌端上那道菜。
我曾经疯狂地迷恋玉米肉馅的饺子,于是很多次我从学校坐高铁回来,我妈都会一个人在家里,提前做好饺子等着我。可是那饺子真的做很多,常常会从中午吃到第二天的中午都吃不完,吃得整个人连呼吸都是玉米肉馅味儿的。
再后来,我开始感觉到来自弟弟的疼爱。
自从他升上高中,我为数不多在家的日子里,他总是想着给我带好吃的东西。
有时提前说好了回家的日期,他就会在微信上发来消息,跟我说着哪里兴起了什么好吃的东西。
那时他说了好多次,学校门口有一家饭团很好吃,可是放寒假了,那家饭团也不来摆摊了。
寒假结束,学校开学的第一天,他回到家,鞋还没脱,给我递上来一个热乎乎的饭团,老妈从厨房里走出来,让他去买一瓶酱油,他说:我身上的钱拿来买饭团了,买酱油的话,你要拿钱给我。
猝不及防地被他感动了一回。
后来有很多次,在他下课或是晚自修结束时,都会在微信上给我发来消息:回去要不要给你买什么吃的?
我曾听过两个男生跟我说:你要是瘦下来会更可爱的。但恰恰是这两个人,总是在我说着减肥要跑步的时候,给我拿来大袋的零食和成袋的面包。
一月份去佛山的时候,好久没见的朋友一见到就说我胖了,下一秒说:我带你去吃一家很好吃的火锅,每次有朋友来找我,我都会带她们去吃那家。
去广州找大的弟弟,平日里从不给我买奶茶的他却说:带你去一家奶茶店,里面还有一条街,里面全是好吃的东西。
在不善说爱的中国人眼中,“把好吃的给你”,仿佛是最质朴的爱意。没有矫情,没有刻意,一切自然随意,却把喜欢都藏在了食物里。
如果我爱你,你想吃什么,我买给你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