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初:阳光普照着大地,雨水灌溉着良田。
(那是育的根本含义,跟教还没有发生任何的关联。像是一根很难看见的隐线,被埋在文明开始之前。)
1 春日的阳光里,一个女子教一个女孩采桑。猎猎的风里,一个男子教一个男孩儿射箭。
2 春风过处,草木嫣然。
室内,孔子含着微笑,温和的目光拂过身边的年轻的弟子,轻轻的说:我们拉谈谈理想吧。
3 碌碌的车轮还有嘈杂声音里。
一位女子的声音:孟嫂,你们又搬家呀?
另一位女子匆匆的声音:总得给轲儿找一个读书的地方,孩子过了这几年,就什么都荒废了。
4 秦朝的,刻字间。到处是满满的竹简。
两位持着刀笔的工作者在低声的交谈,一个说:你看着一笔笔一点儿都没有勾连,这怎么不像是丞相大人平时的字迹呀?
另一个说:这是给稚子习字念书用的《爰历篇》。
5 雄伟辉煌的汉家宫阙。一个堂皇又霸气的声音从黄金雕刻的龙凤间传来: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声音到处,“道可道,非常道。”“子非鱼,俨知鱼之乐。”“兼爱,非攻”统统变成了一个声音:“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
背后,一个声音哭泣着:就算只能读《论语》可不可以给我全部的《论语》呀?
一个声音威胁着:你不想活了吗?
6郎朗的书声里,一片青青的碧草上,一个男孩抛开手里的书卷,抬头看着天生的风云变幻。一个声音喊他:孔明,你今天的书温习完了吗?师傅让背诵呢。”一个年轻的声音闲闲的回答:背诵做什么,知道意思就行了,我要的是经济致用又不是要皓首穷经。
7华丽的帘幕低垂,一个飘渺的声音说的天花乱坠。
一个孩子的声音虔诚的问:先生,要怎样才能成为您这样的名士呢?
那个声音说的空旷飘渺又似乎苦海无边:读书是不行的,要喝酒,要吃药。
8连年的战乱,人间如同地狱,到处是火和鲜血,连空气都带着血腥味。
一片震天的呼喊哭号中,一个微弱的声音:那些竹简,还在火里呢?那是圣人的念想呀。”
到处兵荒马乱的,没人听得见。
9宫殿,
一个威严的声音充满了欢喜:天下的才子都入我门了。那是李世民
宫殿,
一个女子的声音命令道:要选,就要公平。把那些考卷都封起来再批阅。然后拿给我御览。那是武则天。
考场,一个看起来其貌不扬的考生从里面出来又是叹气又是跺脚:今天六个考官都围着我一个人,害的我只是传出去八个纸条。那是温庭筠。
顺着宫殿和考场延伸出去长长的路,路的那边,背着书囊的年轻人朝圣一般的赶来,葛巾霜染。
10空白。(时间大概是那该到了五代十国吧。)
不知道过了多久才又听到了一些读书声。
11年少的范仲淹在在寒风里读着:“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地点是一个破庙,四面环堵萧然,寒风烈烈,地面上是一个破了一块缺口的碗,里面是冻得结了冰的粥,还被划分成了四块。
12名满天下的词人手里拿着一张曾经的考卷,笑着:“若不是苏子瞻这三个字赖不掉,打死也不想承认这样的东西是我写的。”
那是宋朝。
13鞭子下,到处都是呻吟。
一个孩子贪婪着读着一张残破的经卷,一位母亲又哭又骂:还念这个,又不科举了,念了都去去写戏词给那些唱戏的下九流吗?
那是元朝。
14长长的粗粗的绳索像捆绑粽子一样绑住那些读书人赢弱的身子,朝堂上一个气急败坏的声音:作弊,一起去死吧。
地上原本写着圣人言的纸张上洒满斑斑的血迹。
15肃穆的学堂,,一个声音摇头晃脑的显示着渊博:“所谓八股者------”
16孔子先生的画像前,小孩子们低着头,三鞠躬。
夫子问:人之初,什么?
孩子胆怯的摇头。夫子抡园了戒尺,打得稚嫩的小手几乎骨折,横眉立目问:下面一句是什么?
孩子流着泪,看着自己肿成了馒头一样的手,含着眼泪说:性本善。
17白色的衬衫,青色的裙子,齐耳的短发,满街的女学生。
18重的压弯了腰的书包。厚的花瓶底一样的眼镜。教室里厚厚的书,坟墓一样的堆积,人和青春都像是在里面埋着。
幼儿园门口满满的家长和车。
大学的校园里背着行李短工一样的父母。
乡村里那些盼望着书籍和老师的眼睛。
城市里宽敞明亮的教室里父母和老师压力下神思倦怠的孩子。
-------
下一个镜头,会是什么呢? 。 写于 2011 9,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