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本关于创业方法论的书,对创业做了一个提炼:目标客户—小范围实验—反馈调整—产品迭代—获得核心认知—高速增长。其实不只是对创业,多生活中也是很有帮助。
产品怎么来的?
开篇提了一个基础问题,作者给的回答是:愿景—>战略—>产品。基于愿景,去制定战略,包括商业模式、产品计划,产品是这个战略的最终结果。
此处作者对优化和转型做了分区,这是很关键的一点,实践过程中,是否还需要坚持下去是个玄学问题,问题是需要通过产品优化去解决,还是通过战略转型去解决?创业者的挑战在于去平衡这些活动。
创业是在做什么?
创业是去验证一个商业模式、一个产品是否可行,最终能否占领市场。
- 创业计划是依据于一些列假设的,基于市场、用户行为、趋势等去制定商业计划。精益创业以一个远景假设为出发点,通过快速、低成本的验证方式,验证产品与市场的契合度,不断迭代并及时调整方向。
- 转型机会:衡量跑到长短的标准是公司剩余的转型次数,即根本上的商业战略转型机会还有几次,从转型的角度而非时间的角度衡量跑道,加长跑道的另一中方法:加速每次转型。新企业必须设法以较小的成本在短期时间内,完成同等数量的经证实的认知。
如何驾驭愿景,开始实施?
创业过程中会有很多工作,分析策略、设计产品、分析数据等等,实际上这些活动本身并不是最重要的。核心是:集中精力,把反馈循环流程中的总时间压缩到最短,这是驾驭创新企业的精髓所在。
经过“开发-测量-认知”后,把精力集中在经证实的认知上,基于此制定计划和下一步假设。
假设
创业中先确认想做的这件事,以及做这件事整个计划基础,有哪些是没有验证过的,验证这些假设需要做哪些事情,怎么可以多快好省,投机取巧的把他做了。其中最重要的两个假设:价值假设和增长假设。
- 价值假设:衡量顾客使用某个产品或服务时,他是不是真的实现了其价值,是否解决了用户的问题,让用户受益。
- 增长假设:测试新顾客是如何来发现一种产品或者服务的,产品的传播方式,用户通过什么渠道进来的,增长有高粘性、病毒增长、CLV>CAC三种方式。
创新核算三步法
通过“创新核算”来检测调整引擎的努力是否奏效。这种方法也能让我们建立起“阶段性认知目标”,可以评估项目的进展情况。
- 确定基准线:
- 采用MVP方法确定目前所处阶段的真实数据。如转化率\注册和试用率、CLV。
- 在商业计划中诸多未验证假设中,选择最冒险的假设才用意义,这样能路哀诉验证模式是否可行。
- 调整引擎:
每次产品开发、营销或者创新企业的其他活动,都应该是以提升增长模式中的某个驱动因素为目标。优化注册、下单功能应该能提升对应数据,基于一条基本准则:好的设计师改善用户行为的设计。 - 转型还是坚持
- 无法推送商业模式中的驱动因素,就不会取得进步。它成为了一个明确的提示,说明已经到了转型时刻。
- 进行创新核算完成后,就完成了一次“构建-验证-学习”循环。如果发现假设是错的,就需要作出重大改变,设置新战略假设了。
总结
- 项目方案必须可执行、可使用、可审查,从而开启开发-测量-学习的过程。
- 警惕虚假指标:如累计注册量等是虚假指标,无法直接反应结果数据,更准确的是活跃用户。
- MVP:并不一定是想象中的最小型产品;他们是用最快的方法、以最少的成本完成“构建-验证-学习”反馈循环。MVP是开启学习认知的流程,是以验证基本的商业假设为目标。常见的教训是去做认知流程之外的,看似很重要的工作,过度开发和过度许诺是常见类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