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健全的人,特别是健全的人格才能让学生在人生道路上走得更远,走得更好。学校教育必须在考虑让学生“走得出”的同时,多一些使学生“走得远”的考量。
教育不能只顾学生眼下的“一阵子”,更要考虑学生更为长远的“一辈子”。
“时代楷模”陈立群曾经说过:我们的教育应该多一些“品格教育”,培养学生自律、守信、谦虚、礼貌、尊重的基本品格;多一些“爱心教育”,教会学生懂得爱,学会爱自己、爱他人、爱集体、爱家乡,并进而升华到爱祖国、爱民族、爱和平;多一些“个性教育”,培养学生抗挫折意识,正确的消费意识等等,让学生形成对事业充满信心的正确心理。
我们更期待这样的课堂生态:一是给予“抱团取暖”的温度,二是养成“侧目倾听”的习惯,三是拥有“稍等片刻”的耐心,四是激活“情境设计”的智慧,具体包括基于“五何”的提问,“五何”指是何、为何、如何、若何、由何,关注思维品质的追问,建构学科逻辑的问题系统。
思考与行动。《人民日报》曾说:“想,全是问题;做,才有答案。”
工作能力强的人都有这些特点:1、接受工作,先问标准;2、开展工作,明确计划;3、请示工作,带着方案;4、汇报工作,先说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