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拜读余秋雨的《文化苦旅》之前,我单纯的以为不论是秀丽的自然景观,还是宏伟的人文景观,其所存在的意义只是供大众观赏。如果说要再想出多一点用处的话,可能就是为古今的骚人墨客提供行文作乐的对象吧。但是在看过了《文化苦旅》之后,我却意识到我太肤浅了,不论是自然景观还是人文景观,其所体现出来的美感只是其存在意义的最表象的体现,是供大多数人理解和欣赏的。但是它们的存在还有一种更深层次的含义,一种大多数人不曾意识到,也不会去思考的含义,那就是对文化的传承。
《文化苦旅》是余秋雨教授80年代在海内外讲学和考察途中写下的作品,是余秋雨通过对国内外的文化进行考察和思考,结合自己的人生体验和对社会、历史、文化的深刻认识而撰写的系列散文集。这亦是他的第一部散文集。书中用干净素雅的白话文讲述着他游览各地时听到、看到、体会到的人、物、事。不知不觉间用艺术的手法叙述着一处又一处或壮丽,或秀美,或宏阔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所讲述的故事,承载的历史以及它们传承着的文化。
“我站在古人一定站过的那些方位上,用与先辈差不多的黑眼珠打量着很少会有变化的自然景观,静听着与千百年前没有丝毫差异的风声鸟声。心想,在我居留的大城市里有很多贮存古籍的图书馆,讲授古文化的大学,而中国文化的真实步履都落在这山重水复、莽莽苍苍的大地上,大地默默无言,只要有一二个有悟性的文人一站立,它封存久远的文化内涵也就能哗地一声奔泻而出。文人本也萎靡柔弱,只要被这种奔腾所裹卷,倒也能吞吐千年。结果,就在这看似平常的伫立瞬间,人、历史、自然浑沌地交融在一起,于是有了写文章的冲动……”
余秋雨在书的自序中如此写到。他所看到的就是我们大多数人不曾注意到的,那些景观所蕴含的更深层次的含义。他明白那些“物是人非”里的物代表的不仅仅是景观,更是历史和传承。
看过了《文化苦旅》我突然意识到关于自然景物的欣赏应该有三个层次,即景物自身所体现的艺术方面的美感,它们所承载的历史以及它们所传承的文化。
第一个层次是所有人都能看到的,景物自己体现出的美感,例如书中的《阳关雪》、《洞庭一角》、《白发苏州》等。这些地方在大多数人眼中就是单纯的好看。白色的雪,苍茫空旷的天地;静谧的夜,波光粼粼的湖水;安详的城,黑瓦白墙的房屋。这些都美的如同画中风景,让我们不得不赞美,不得不喜爱。我们总说“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在看到这些时这句话得到了最好的体现。但这些只是景物们最基础的意义。
第二个层次是景物所蕴含的历史。如书中的《道士塔》、《柳侯祠》、《都江堰》。它们更多的意义体现在它们所承载的那段历史上。《道士塔》中让人恨到咬牙切齿的王道士,为了个人私利,用一种让人难以接受的价格卖掉了那些可以称之为无价之宝的佛经。那是我们的民族正在受屈辱,受压迫的历史。《柳侯祠》中让历代文人钦佩的柳宗元,在遭受朝廷的贬谪远放永州十年里写出了大量的文学佳作。那是我们的文化正在不断丰富,不断拔高的历史。《都江堰》里被世人铭记的李冰,只是凭着自己的责任心和想要造福民众的愿望打造出了都江堰这一惠在千秋的水利工程。那是做官为民得到最真实的诠释的历史。
第三个层次是文化的传承。书中最明显体现出这一点的应该就是《风雨天一阁》了,这亦是我最喜欢,也印象最深的一篇。一位藏书家,一座阁楼,一个家族,几百年的坚守。天一阁所象征的意义绝不是用它的美感,或者它的历史能够说清的。正是因为有了天一阁的存在,明以后的书籍才算是有了一个归宿。如果没有天一阁的奉献,或许《四库全书的》编纂会变的更加艰难。更不用说黄宗羲先生与天一阁的奇妙联系,以及受天一阁藏书的润泽而名扬海外的“涵芬楼”。天一阁的历史是足够去写一部宏伟巨著的,而它所存在的意义不仅仅是对书的保存,更是对它所保存的书中所蕴含文化的传承。正是因为有了这样的地方,中国文化才能够在五千年的风雨之中得以延续。
书中每一处景物都有它自己的故事,每一个故事都诠释着中国文化的不同样子。我们拥有着广袤的土地,拥有着悠久的历史。当历史与土地之上的景物结合,就是我们民族文化最好的传承。当我们在千百年以后用心去看前人留下的那些“遗迹”,目光所致便皆是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