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内打卡
5月2日
今天早上共学了三年8张卡片。51、59先放下。Famished在53句和生活中使用。
语音发至交流群后得到了分享老师的肯定:
今晚共学了第一年第五期9句话,共读了本周指定绘本《Caterpillar dreams》。绘本阅读的前一半比较认真,后面注意力有点跑了。读完后,让我觉得好玩的是,牛仔对我说,“We are sisters”. 大概是因为生活经验的匮乏,牛仔以为的sisters其实是书中图画上所体现的一种亲昵感。
5月3日
今天值班,早晨前匆忙一起跟孩子共学了14张卡片。
晚上,补讲了本周的四句话,想方设法帮牛仔理解,牛仔总是和我唱反调。比如,狗狗死了不悲伤,污染了河流不负责。一切都要说“不”——这大概就是牛仔现在的年龄特点。
语音分享到交流群后,分享老师的反馈也是如此:
教案句子中有两句较难,打算先放一下,自己学。
Caterpillar dreams 吸引力有限,读了两遍,小牛仔都是在大约读到一半的时候跑了。
绘本阅读
5月2日:
指定绘本对牛仔来说有一定难度,所以我们读得其他绘本以简单的为主。
1. 牛津树家庭版level1的《Picnic time》。最近牛仔基本熟悉了牛津树的几个主人公,后续可以慢慢的增加牛津树的出镜率啦。
2. 饼干狗系列3本:《Biscuit》,《Biscuit’s big friend》,《Biscuit in the garden》。我积累了两个表达:play tug, play fetch,curl up.
3. 我的第一个图书馆系列《Pirate Pat》。这本️是“试读”,结果发现,孩子在理解方面存在一定的难度。其实文本本身不难,主要是理解情节。对三岁的牛仔来说,虽然会被吸引,还不是特别能沉浸在故事中。所以我觉得,这套书可以先放慢一点。
4. 甜心英语《Where is the train going?》。最近明显感到甜心英语有点太过简单、但再简单也有值得注意的地方。这本书中,主要侧重介词的用法,比如:past the forest, into the dark tunnel, across the bridge, over the hill.
5月3日:
今晚继续读了饼干狗系列的四本书。包括《Biscuit》,《Biscuit’s big friend》,《Biscuit in the garden》,《Biscuit takes a walk》。由于牛仔常要求一本书重复着读,所以晚上睡前的时间很快就用掉了,没办法再挤出时间读别的书了。
妈妈功课
5月2日:
看美剧《Chicago MED》S1E10,11,并做笔记。
5月3日:
1. 看美剧《Chicago MED》S1E12,并做笔记。整理了前几天做过的所有本剧的笔记,很有满足感。打算等第一季看完后打印出来供复习使用。
2. 复习本周教案和配套学习材料。
3. 听曹文教授的一些短视频。进一步增强了增加日常听力输入、坚持原版绘本和分级阅读相结合的策略。
4. 自己学习Boom English系列的四本。虽然是非常简单的绘本,但其中依旧有不少不熟悉的词汇。如果孩子不愿意读,对图画不感兴趣,那就尽快找机会应用,比如可以玩起来。睡前正好构思一下如和在玩乐中输入绘本中的精华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