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不如从改变自己开始
在伦敦某教堂地下室里,英国圣公会主教的墓碑上写着这样一段话: 当我年轻自由的时候,我的想像力没有任何局限,我梦想改 变这个世界。当我渐渐成熟明智的时候,我发现这个世界是不可能改变的,于是我将眼光放得短浅了一些,那就只改变我的国家吧!但我的国家似乎也是我无法改变的。当我到了迟幕之年,抱着最后一丝努力的希望,我决定只改变我的家庭、我亲近的人一但是,唉! 他们根本不接受改变。
现在在我临终之际,我才突然意识到:如果起初我只改变自己,接着我就可以依次改变我的家人: 然后,在他们的激发和鼓励下,我也许就能改变我的国家。再接下来,谁又知道呢,也许我连整个世界都可以改变。
【正文】2018年5月10——16日,我有幸参加了市教育局组织的2018年东营市中小学幼儿园(局属)骨干专业技术人员能力提升培训班,在为期五天的培训中,与其他70名学员一起聆听了10位专家的专题讲座,参观了两所学校,感触颇深,下面将我的学习体会汇报如下:
一、转变思想,转变育人观念
思想的高度决定认识和行动的高度!
1.学校、教师在关注学生成绩的同时,更多地关注学生品质的教育现代社会太注重个人发展,而忽视社会、国家的发展,对学生关注更多的是分数,也注重品格教育,但社会情怀、家国情怀教育严重缺失,导致孩子们眼中只有自己,没有其他,这是社会发展的悲哀。
2.融关注成绩教育与关注素质教育于一体。有人说,成绩是最大的素质,但现在人们过重地把成绩从素质中拉出来并孤立之,现在只要谁抓成绩就会使成为众矢之的,用阶段发展隔断事物之间的联系。我们应寻求把两者结合的路径,通过培训,专家们所讲的:解决“会考试”到“会成长”的人才培养的观念,把研究试卷转变到研究学生上来,不为考试而赢得考试才是我们追求的,都可以成为解决这一问题的路径。
3.教育者自身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中我们每个人都认为自己准备好了、准备充分了,如我备课标、备教材、备家长、备学生等等,如此我还上不好课吗?但通过培训,感觉到我们准备的还远远不足。如果把教师工作同士兵上战场打仗的话,我们知道打仗需要枪炮,但如果没有弹药,枪炮是一堆废铁,那么我们教育工作者的弹药是什么?我们手边除了教材、课本外有没有《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教育部关于推进中小学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改革的意见》、《关于深化教育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等一个教育工作者应该有、应该了解、再进一步说应该掌握的必备的材料?如果没有,从现在开始准备吧!
二、教育者要定好位
教育者要仰望星空,更要脚踏实地!
1.国家把教育工作者定性为是专业技术人员,我们与家长和一般机关干部存在很大的不同,但家长和机关干部都了解教育,于是生活中经常对教育指手画脚一番,如果我们不能坚持自己,就会被摆弄糊涂了。另外我们更需要提升自己,如果每天在低层次循环,不对我们的教育教学工作进行思考,就会使自己慢慢沦为一个平庸的体力劳动者。我们应成为仰望星空的思索着、脚踏实地的实践者。
2.不管在哪个岗位,都需要我们换位思考。如某个班级的某学科考试与其他平行班相差较大,我们往往把问题归为任课教师,但如果更进一步分析,会不会是学校管理者的问题?科室、年级、班级管理的问题?与班级小组分配有没有问题?进而我们思考学生存在的问题,背后是谁的问题呢?培训专家讲到:学校管理干部将全部时间用来工作只是敬业的表现,但没有给自己的学习与反思留出时间,只能是让自己一直在探索之中,而不会有登高望远的气魄。想成为一名一流的管理者,就要永远留一只眼睛看自己。这需要学校管理者要自觉地不断学习与反思。
3.学校自主办学的权威性至关重要。现在学校都非常注重开放办学,广泛征求家长意见、社会意见,这些都很重要,学生意见、教师意见也很重要。但学校的一些重要行为,科室、年级的一些重要行为,还得需要我们学校自己决定,需要科室、教师、家长、学生直接执行,无需征求教师、家长、学生的意见,这是小局要服从大局,个人要服从集体的原则。如果我们没有自己的主见和坚持,我们将失去自己的方向,也失去自己的原则。
4.工作需要坚持问题导向原则。坚持问题导向是解决问题的重要方法。工作方式应遵循:提出问题——分析问题——问题排序——问题原因分析——解决问题——结果反思的规律。如果把问题找准,坚持项目化工作推进方式,工作效率将大大提高。
三、以生为本,把握规律做好教育
陶行知先生说: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顿,你的讥笑中有爱迪生!
以生为本是此次培训专家说的较多的一个核心词,也是我们教育工作者一直强调和追求的问题。在学习中有以下几点体会:
1.要关注学生自信心的培养。随着年级的增高,学生考试分数越来越低,这对学生自信心打击较大,即使在初中成绩很优秀的孩子到高中后物理、化学只考三四十分,家长苦恼、学生焦虑。所以改变当前学生随着年级的增高自信心越来越少的现状,培养学生自信心异常重要,但自信心的培养远比成绩来的更为复杂,需要教育工作者不断探索。
2.师生关系依然是解决教育问题的最好抓手。师生关系好,学生希望看到老师,课上有兴趣,精力投入度高,学习效率就高,成绩自然就好。学生不喜欢老师,学习无兴趣,精力投入度不足,学习效果不好。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搞好教育教学的法宝。
3.建立良好的教育环境很重要。专家报告中提出:环境肯定的反馈能在心灵上最大限度地释放一个人的成长潜能,而否定的反馈可能在精神上毁了一个人,当你走入失败者人群的时候,你会发现他们之所以失败,很重要原因是因为他们从来不曾走进足以兴奋、鼓励人前进的环境。所以学校、年级、班级、教师需要为孩子们创造一个让孩子们积极、自主发展的环境,当然学校也要为教师创造一个积极、自主发展的环境。
四、抱团取暖、团队前行
一个人可以走的很快,一群人可以走的更远!与凤凰同飞,必是俊鸟;与虎狼同行,必是猛兽!
十九大报告指出:推动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高度重视农村义务教育,办好学前教育、特殊教育和网络教育,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努力让每个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当今社会,是个信息极度发达的时代,专业化程度越来越高,人们相互依赖的程度也越来越强。
一个团队、一个人要有所作为,就必须团结其他团队、其他人,加强协作,这样才能把现实和理想更好的结合起来,才有可能取得更大的成功。大兵团、共同体、抱团取暖也应运而生。
【结语】让我们聆听学生成长拔节是声音!感受自己生命工作的成长感!这是教育者愿意有的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