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来,写这个主题,会很容易触及到某一些的人名之类的政治敏感词,以至被简书机器人搜索到而锁文。
既然已经开始写了,也知道了简书有着这样的敏感词设定,那么就尽可能地保持着写下去,又要避开不去触及吧。
这个问题不单单是针对简书平台上的,应该说在其他的平台上面,也是要面对这种情况的。于是出现了很多的微义的隐喻的指代的写字,而成为避过绕过的一种手法。
这是一种智慧,这是一种哲学。这种智慧这种哲学很适合与中国人。也就是说中国人想要活的长一点,就要学学这种智慧和这种哲学。不然的话,生命之书会很短暂。
很显然,我活到了现在这个年龄,是自然而然懂得了,这种智慧和这种哲学的存在。那么,能不能这样推理下去,当我运用这种智慧和这种哲学进行着生活,在中国这片土地上,我可能会活得更长一点。
下午,我再次见到了我的大伯,他八十多岁了,见到我,显得很高兴。大伯母说,他现在身体方面其他的都还好,只是记性越来越差。我想,他应该是小脑萎缩而至近期记忆模糊。大伯的姐姐,也就是我的大姑,接近90岁,这两年里,已经严重小脑萎缩,只记住属于她遥远的童年往事。大伯的弟弟,即我父亲的二哥,今年80岁,也开始出现了类似一样的症状。
我在想,过几年后,父亲可能也会出现那样的状况。但是母亲应该不会,妈妈只是腿脚不方便,但脑记忆方面,应该是会遗传外公那样,一生清晰。
我父母亲身上,都有着家族长寿基因的可遁案例,我想,我将来如果没有什么意外的话,应该也会活到比较长的一把年纪。
能够把寿命活得比较长的,似乎不归属于心学派,而偏向于理学系统。但是这实在是不好说不好论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