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开始写众筹原创的这段时间里有很多人找我来聊项目,他们希望借助众筹来融资,人们对于众筹的认知依然停留在找钱上。
恰好今天和我姨妈聊起来,原来我们那个小县城也有人做过众筹,但最后没做起来,我从她眼神中看到了很多怀疑。众筹已经不是一个新鲜词儿了,大概已经有些人觉得这是一种新的骗钱手段了吧,这些失败皆是急功近利的泡沫。
与互联网一样,众筹的定义一定是工具。它可以融资、可以创新商业模式。同样,它也会产生巨大的泡沫。
资本寒冬和回归商业本质应该是当下创业圈最热的两句话了,其带来的思考是创业要冷静。模式创新的速度在逐渐下降,越来越多的创业者带着他们的模式消失了。模式创业者失败的新闻多了起来,同时,那些验证成功的已经在他们的领域成长起来,相应的领域赛道越来越窄。宏观上,资本寒冬;微观上,资本仍在火热的在寻找那些真正能够解决问题并且创造价值的创业项目。互联网创业的泡沫逐渐破灭,人们开始追寻商业本质。
就像互联网创业泡沫,若把众筹简单的当作一种融资的手段,就会产生大量的泡沫,这些泡沫会毁掉这个巨大的市场。
在缺失契约精神的中国,人的作用一定大于钱。熟人圈的中国式众筹更适用于中国的人情社会、圈子社会,这是文化所致。
众筹是件很难的事,周期要长一点,节奏控制很重要。掌握好快与慢的艺术才能避免泡沫。
中国式众筹的核心是筹人、筹资源,最后才是钱。在寻找股东时,一定要慢下来,给钱就要的项目一定失败。那些看似牛逼,一场路演会就超额完成众筹目标的股权众筹项目,一定会死的很惨。
选好合伙人才是关键任务,急不得。
众筹的初心至关重要,要学会对钱说不。一定要根据项目需求的资源,去说服拥有这些资源的人来当股东,这样才能获得众筹最大价值。
威海的三人行茶社会先启动装修运营,再慢选人,这是发起人的自信。我们不缺钱,追求的是好的合伙人。能够被邀请加入,这本身就是对合伙人的肯定,不是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