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过赤城的风,能够亲闻到一股淡雅清芬的丁香味,行走在天台赤城的台阶上,一阵得意的春风拂过紫荆花交错纵横的枝杆,轻柔地摇动那些错落无序的枝条,显得游刃有余。
这里的紫荆花粉纱披身,似胭脂涂抹,粉红如霞的紫荆花灿烂了整座山。这一簇,那一丛,或尽情舒展,或挨挨挤挤;或站立于道旁迎客,或绕于松下装饰。
紫荆花犹如紫红色的香糯米,亲密无间地紧贴着,揉抱着,又如充满童趣调皮捣蛋的孩儿们,你拥我,我推你,都似乎在仲春轰轰烈烈地炫耀,炫耀着久别重逢的欢聚。
沐浴春光一路前行,向着赤城山顶的梁妃塔进发。赤城山位于天台县城北郊,距县城和国清寺均为2公里,因山上赤石屏列如城,望之如霞,故名。徐霞客游记中有:“至赤城麓,仰视丹霞层亘,浮屠佛塔标其巅,兀立于重岚攒翠间。”。徐霞客第一次提出丹霞地貌的概念,后来丹霞地貌的景区名词被大量使用。
赤城山孤峰卓立,敢于平地拔千仞,海拔306.5米,是天台山的南大门,宛如一座城堡,山上裸露的岩石呈赭石色。旧时,台州称“赤城郡”,天台县称“赤城”,皆因此山而得名,故赤城山又是台州和天台的标志性名山。
从山脚到济公院的游步道两侧,长约1000米左右,分布有近两千株的紫荆花树。三月的天台正是紫荆花盛开的季节,赤城山已变身令人神往的紫荆山。绚烂纷繁的意境,姹紫的诗,嫣红的画,把天台描绘得异彩纷呈,成就着这座城市的花样年华。
漫步于紫荆花下,抬头仰望,不多不少,美得刚刚好,律动的身影摇曳在风里,仿佛是诉说年少的欢喜,花香弥漫,枝叶微荡,梦回一场好春光,坠入紫荆花中央。
人在花中游,感受到的是一种生命的张力,一种生活的激情。抬头微微仰望,满空迷眼欲醉的紫荆花,在碧蓝的天空中飘曳,似遥远处某人在微笑。
是谁让赤城山的每一个角落都铺上了一层粉色浪漫,淡雅的粉色,高贵的气质。赶来赏花的市民人头攒动,都想留下春天的脚步和紫荆花来个美丽的邂逅。
紫荆花一簇簇、一串串地开满了枝头,那些紫红的花朵,就像绣在树枝上一抹鲜艳夺目的晚霞。赤城栖霞是天台八大景之一,只是近年由于山上植被茂盛,裸露的岩石大多被遮盖了,此景已鲜有人知。有了这紫荆花,也算重塑了赤城栖霞之美景。
赤城山的野生紫荆树又叫满条红、乔木紫荆等,也有称之为“箩桑树”,属豆科落叶乔木,花开前串串紫珠嵌满树,花开后紫色花如蝶形,一蒂数花,繁花满树,又如紫色蜂房。通常先花后叶,有枝皆花,老枝和主干上只见紫色花簇不见树。香港的市花紫荆花为洋紫荆,学名红花羊蹄甲,但跟这种紫荆花不一样。
灿烂纷繁的紫荆花在春光里喧闹地绽放,无论是粉红粉红的花团,还是纷扬的落花,都将让这座城市锦上添花。
紫荆花,看着不如桃花娇艳,也不如梨花纯洁,却有一种“桀骜不驯”的野性。紫荆花也是团结、向上的象征,它有一股不折不挠的气势。赤城山上的紫荆花皆为野生,灵性十足,选择赤城山作为栖息地,八成是因为此山的特质正好符合了她的脾性。
赤城山若无独特气质,怎会引得众多高僧大道敬仰,在此结庐修行,若无博大胸怀,怎能令佛道两教和睦共处千百年。看着满山梵花,耳听梵音声声,此刻杂念全无,任凭花香入鼻,梵音入心.……
自古以来,赤城山便是一座佛道睦居的圣山,山上有岩洞十余处,这些岩洞均留有佛教、道教胜迹,汉高道葛玄、茅盈于此炼丹,晋高僧昙猷于此建寺,唐天台宗九祖湛然居此讲经,宋活佛济公居此读书,因而,赤城山又是一座佛道双栖的仙山,这在全国也不多见的。山中既有道教第六洞天“玉京洞”,也有建文帝也曾两次在此度岁的紫云洞,山顶还有一座梁妃塔。
赤城山是登高的好地方,登临山顶,极目远眺,错落有致的村庄、星罗棋布的农田、蜿蜒的始丰溪、四面环山的天台城全貌,以及横亘在城东的东横山,一览无余,令人心旷神怡。
道路下方落满了一地花瓣更有些诗情画意,漫步于落樱缤纷的步道,从这头走到那头,从山脚走到山顶,驻足观赏,或近观,或远眺,耳边是游人的嬉笑,眼里是最美的色彩,这样的色彩,驻足可见,足够赏心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