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齐帆齐老师讲课有感
齐帆齐微课
文/负债的宝贝
常说实践出真知,齐帆齐老师用她自身经历来向我们说明写作的底层逻辑。
可能你还处在不知道怎么写的阶段,可能你十天也写不出来一篇文章,可能你很羡慕那些轻轻松松就写出千字文的人。那来看这篇文章就对了。
齐帆齐老师现身说法,告诉我们,她究竟是如何从十天写一篇,到一周写一篇,再到一周可以写三篇,且质量输出变得越来越有越来越有内涵和深意。
重新定义写作
提起写作,一部分人总认为写作是大家才可以写作的。而自己只是一个小白,文笔不行,写出来恐怕贻笑大方,便羞于动笔写。
但是这算什么呢?即使是文豪大家,难道他们写的就一定非常好吗?即使文笔犀利如鲁迅先生也写过:“一棵是枣树,另一棵还是枣树”。如果这样的句子也算是好的,那我能仿写出来一堆。
所以请正视写作这件事,不要把写作想的特别高大尚。(我只是举个例子,本人也非常喜欢鲁迅先生。别和我杠,杠就是你对)
当然你可以承认,有些人他们在写作上是有天赋。但是你不能由此就否认自己。《写作是最好的自我投资》中,曾说:天才的唯一秘密就在于刻意练习,用自己的一套系统性的方法,不断突破自己的边界。
所以学会正视自己,下笔去写,摆平心态。只要你敢于下笔,只要你写出来,只要你把它发布出来,就一定会有读者看。这是不可否认的。
所以请重新定义写作。就像葛红军说过的那样:“人人都可以成为作家,只要他会说话,会写字。”
学会日常积累,进行大量训练
对于写作者的另一个苦恼就是找不到素材。每每下笔的时候都会有一种抓狂感。写什么呢?好像什么都可以写,但又好像什么都写不出来。总感觉自己下笔后词不达意,写不出自己理想的状态。
这个时候就需要我们去积累素材。从哪里积累的?从生活中,从日常中。生活中你的所见所闻所感他们其实都是素材,就看你愿不愿意去记录,愿不愿意去抓取。
可能你在和别人交谈的时候就某一句话,突然就达到了一个点上。那个时候你就可以把它记录下来。有些人觉得这没什么,记得有什么用呀!
请不要忘记日积月累的效果。荀子曾云: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老子也曰: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垒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去刻意练习,学习数学中的从点到面再到体。放在我们写作上来说,就是从词到句再到文章。刚开始写文章,你可能只能写出几个词,但到后来可以慢慢的输出一两个句子,再慢慢的写出了一两段话,到最后一篇文章就成了。
学习写作,我们还要去学习阅读。为什么要阅读?因为不输入无输出。你读明白了,你自然就写出来了,阅读的能力越强,写作的能力就越强。
有人会苦恼:可是没有时间去读书呀!确实碎片化时代,我们好像只有碎片化时间,但是顺应时代的碎片化,听书就是一种很好的选择。
如果我们没有整时间去读完整的一本书。我们就可以去听书。喜马拉雅、有书,各种各样的听书软件APP都可以听到我们想听的书。这世界上办法总比困难多,只有你想不到的,没有解决不了的。
写作是一种长期主义
写作需要坚持,如果说前两种方法是告诉你如何去写的话,那么这最后一种就是告诉你,一定要坚持。
不坚持的话,你很快就会对写作产生怠倦感。可以这样说,写作是一个人的狂欢,也是一个人的孤独之旅。在这条孤独之旅上,你只能自己去坚持。有句话说的很好,放弃不难,但坚持一定很酷。
马云说:“今天很残酷,明天更残酷,后天会很美好,到绝大多数人死在明天晚上,见不到后天的太阳。”多少人在写作这条路上,死在了明天晚上,所以他们见不到后天的太阳。
齐帆齐老师也说过,在写作这条路上,她写了这么多年,但身边的好多人都已经离开了,去做了微商,或去干了别的什么,但是她没有放弃,她的坚持才成就了今天的她。
写作路这条路上真的是剩者为王。坚持下去,你才会看到不一样的风景。
齐帆齐第3期28天写作成长营(10)篇1510字,累计14571字。
图源:网络 侵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