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导孩子学会控制“情绪”小怪兽
国庆假期的第一天早上,本该是一个欢乐的清晨,却出现了不和谐的一幕。我做好美味的早餐——青菜鸡蛋面,给先生盛了一大碗,给儿子盛了一小碗。我的本意是盛少一点,面凉的快一些,更方面小朋友吃。当儿子看到爸爸的一大碗,而自己只有一小碗的时候,开始闹情绪,当爸爸说我们要控制体重,要少吃一些的时候,更是对爸爸大发脾气,并用手指着爸爸说“不用你管”!接着爷俩开始你一言我一语的杠起来了,吵得很凶。
开始我想让他们自己解决,可实在吵得不可开交,早餐眼看要泡汤了。我半拉半拽把儿子拉到他的房间,关上门,压住怒火,轻声说:“妈妈觉得爸爸这次没有错,爸爸很爱你,是关心你的身体健康,才对你说要少吃一点的。还有妈妈觉得这不是一件很大的事,为什么你会发那么大的脾气呢?”儿子的眼泪瞬间就哗哗地下来了,说:“爸爸不好,爸爸很差。”“爸爸怎么差了?”我问。儿子说:“爸爸学习差,爸爸体育也很差!”我一诧异,又问:“爸爸怎么不好了?”儿子哭得更委屈了,“爸爸说我这么简单的题都不会。”原来如此!
病因找到了。前几天我出差,由先生辅导作业,先生的学习方法和思维都是我们一直很推崇的,而且先生的乒乓球、羽毛球都打得很好。这可能是不经意间的口头语“这很简单”而伤害了儿子的自尊心(后经向爸爸了解,果真如此)。我继续引导:“原来是这样啊,如果因为你不会做题而爸爸说了这样的话,是爸爸不对,我会和爸爸沟通。但今天早上这件事确实是你做得不好,首先用手指着爸爸发脾气是不对的,无论是什么原因都不可以,因为爸爸是长辈;第二呢,看事情不能看表面,你发现自己的面少一些,可以问问妈妈或者自己要求加一些即可,不能用闹情绪来解决;第三呢,以后有任何事情可以找妈妈或者爸爸沟通,我们可以商量怎么样解决更好,当然如果爸妈做错了,你指出来我们也会改正的。因为我们是平等的(平时很在意我们都是平等的,所以我特意加上这句,说明大人也会犯错)”。
其实,孩子有时候只是通过发脾气来表达自己的无助、委屈、不被关注等小情绪,只要我们耐心一些去倾听,了解他们发脾气背后真正的动机,给予孩子的需求,他们马上就会破涕为笑了。因为孩子是最单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