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童年最深刻的记忆,就不得不说下每年的三月十八的庙会了。
唱戏,是这场庙会必不可少的项目。提前几天,镇上就搭好了戏台子。第一台戏,照例是要搭在镇上一中的校门口,不但是因为学校给同学们放假后演员们可以住在学生宿舍里,也是因为学校前这条马路宽阔而却又不是主干道。大概(因为我也不太记得了)到了十六,早早的,老人,孩子,年轻人就从十里八乡赶来,在戏台子前占好位置,一天或者一晌的地方就有了。中间基本不会有人挪动或者离开,因为位置难得,也因为根本就不可能挪得动。印象中庙会上总有卖宝塔糖的,很多人都会买来一点。卖宝塔糖的人是不用动的(当然是因为根本动不了),谁需要了,就讲手中的钱递出去,一个接一个的传向卖糖的,卖糖的收到钱,也会如法炮制,再这样一个一个的传回来……
带着小孩子看戏的,都热衷于在唱戏休息间隙将孩子递到台上,由演员们给孩子画个大花脸,这就是很神气的事情了。孩子递上台子后,家长就在下面等着后台给孩子画好递下来。递上去的孩子当然不止一个,画出来的花脸也都大致相同,便总有接错孩子的,或者被别有用心的人给抱走。这种事几乎年年都有发生,大人们却年年乐此不疲。
第二台戏是搭在镇上顶顶有名的兴国寺塔附近。由第一台转到第二台,要经过一条长约两三百米长的巷子。记得一次中途过去,在巷子里挤了差不多得有一个小时。重点是你在里面是绝对没有机会自己能够做一个什么举动,完全是被别人夹着平移出去的。很少在这个戏台子前面看戏,基本上就是在塔的附近转一下,找一下当时很流行的小人书,看一下善男信女们点香烧纸的虔诚……
至于第三台戏,就基本很少去看了……
对于孩子们而言,最吸引人的当然不是那戏台上的咿咿呀呀,而是在这样的日子里,父母大都会比平时要慷慨些。色泽金黄的豆渣馅儿(我们是叫豆cha馅儿的),煎的焦香诱人的水煎包,配上麻辣鲜香的一晚胡辣汤,还有云朵一般白白的,甜甜的棉花糖……这些在平时想都不要想的美食,在这几日虽然不能够大快朵颐,却可以有机会每样都品尝一番。
现在想来,约莫有二十年没有在家过三月十八了。听老妈说,早已没有了当年的盛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