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我能够,我要写下我的所惜与所感,为自己,为如今这个浮夸的社会。
鲁迅先生的文字要么直接犀利一举击中要害,要么绵里藏针不露痕迹却意味深长。总之拜读鲁迅先生的作品时总会有一种说不出的快感:仿佛有人把自己心中藏掖许久不敢言的东西终于亮了出来,又仿佛是有人把自己心里未成形的模糊的概念终于做出了样子。读罢《伤逝》,这种感觉更是愈发的强烈。作为与女主人公子君年纪相仿的我,心情随着故事的发展一直跌宕起伏;而起伏过后,留给我更多的是反省,是启示。
在当时的社会,个性解放思想刚刚被提出和兴起,恋爱自由和婚姻自主也才开始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之中。在这样的大背景之下,不可否认,子君是一位思想前卫的进步女青年。她与涓生谈家庭专制,谈打破旧习惯,谈男女平等,谈泰戈尔雪莱等文学家。“她总是微笑点头,两眼里弥漫着稚气的好奇的光泽。”而当她大胆的说出“我是我自己的,他们谁也没有干涉我的权力”的时候,更是令人着实欣喜。子君看似弱不禁风的躯体之内,竟然蕴含着这样强大的力量。她对自己纯真感情的大胆追求,她英勇无畏的反抗精神,实在令人钦佩。
随着故事的发展,子君还卖掉了她唯一的金戒指和耳环,以此来凑钱买与涓生同居时所用的家具。“我知道不给她加入一点股份去,她是住不舒服的。”涓生短短的一句话,更是侧面烘托出子君的独立与自主。她不愿依靠男人生活,她自尊自强自立。此时的涓生不过是穷酸书生一位,但她不计较;她只是想追随自己的内心,追求自己的情感。子君的淳朴与善良不禁令我动容。
反观当下的社会,说纸醉金迷也许有些过分,但浮夸却一定是有的。相比于子君对于自己内心纯真情感的大胆追求且不受金钱家庭背景社会地位的影响,如今社会上许多女生的感情价值观不禁令人咋舌。如很久之前被顶上舆论风口浪尖的拜金女马诺,曾直白表明“宁愿坐在宝马车里哭,也不愿意坐在自行车上笑”。不知何时金钱成为衡量一切的尺度,包括情感。越来越多的复杂的物质被掺入了情感之中,纯粹追求爱情的人好像越来越少。房、车、稳定工作,成为了感情存在的先决条件。听起来荒唐可笑,可却又是确确实实存在社会之中,不禁令人沉思。
诚然,子君的身上更多的则是封建思想的残留。也许是彼时封建思想太过强大的缘故吧,她骨子里的软弱、妥协和停滞不前慢慢地显现了出来。她开始把自己所有的生命都投入到了与涓生的生活之中,将自己的全部精力投入到家务及服侍涓生上,一点一点的丧失了自我。
“子君又没有先前那么幽静,善于体贴了,屋子里总是散乱着碗碟,弥漫着煤烟,使人不能安心做事。”
从前的那个勇敢无畏的思想进步的新时代女性,已经变为了庸庸碌碌的家庭妇女。那个自尊自立自强的子君,已经不见了。她沉浸在小家庭单位的安宁幸福,沉浸在盲目的爱中,而将别的人生的要义全盘忽略了。想必此时的子君已经忘了,人必生活着,爱才有所附丽;此时的她,其实早已不是为自己而活,生活于她来说的所有意义,便是涓生,和与涓生共同的生活。
子君的转变,是令人震惊,也是令人惋惜的。一个人活在世上,最重要的便是自尊;而一个女生行在社会中,更重要的还要学会自立与自爱。不依靠任何人,不依附任何人而生活,找准自己的生活重心,做自己的主人。可以拥有爱,但一定不是盲目的;可以拥有感情,但一定不是依赖的;可以拥有生活,但一定不是别人的。为自己而生,凭自己而活。
人必生活着,爱才有所附丽。子君的悲剧,便在于遗忘了这一要义。在庸庸碌碌的生活中丧失了自我,最终抑郁而终,也丧失了生命。于我们的启示,更是深长。子君短暂的一生,值得我们去发现,去反思,去领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