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内部动机? 什么是外部动机?请先看一个例子:
买了一件新衣服,要不要穿出去。
A的想法: 这件新衣服我穿出去,别人会怎么看、怎么说呢?会不会觉得漂亮显档次? 会不会认为不适合我? 我要不要穿?
B的想法: 这件衣服好舒服,颜色也是我喜欢的,我想把它穿出去,享受这美美的阳光与春色!
“这衣服有点暴露,穿出去别人会指指点点的!” “现在天气还有些凉,穿这件衣服太早了。”
A的回答:“是啊,要不我还是先不要穿了。”
B的回答: “我觉得没问题,我觉得合适就行,别人爱怎么想是别人的事。”
同样一件事,不同的人的思维模式是不一样的。一种人是通过别人的评价来认识自己,
另一种人是知道自己是谁,能够觉知自己的感受。
上述例子中的A就是采用的外部评价体系,对别人的评价特别在乎,甚至会内化别人对自己的评价,认为自己就是这样的。
如果别人认为现在不适合穿那件衣服,现在穿那件衣服暴露,那么她就会觉得自己不应该穿,穿了自己就不是个好女孩。
这样的人在做事情的时候,首先考虑的是别人怎么看,怎么认为。他们做事情的动力常常是为了博取别人的认可、金钱等等,这可以称为外部动机。使用外部动机的人,在做事情时会忽略自己的感觉,而更多的使用头脑层面的思考。
我这样说、这样做,父母满不满意? 老师高不高兴? 合不合领导心意?
使用内部评价体系的人,对别人的评价不大在乎,他们做事情的动力是来自于自己的内心,这可以称之为内部动机。使用内部动机的人,在做事情时,特别尊重自己的感觉。
我喜不喜欢? 我开不开心? 我高不高兴?我感到舒服吗、放松吗?
依靠内部动机做事的人,在把事情做好时,会有由内而发的享受感。例如: 我喜欢写文章、我愿意整理家居,即使绞尽脑汁、耗费心力写完一篇文章,我依然非常满足; 当我认认真真把家里收拾得干干净净、闲杂物品处理干净时,我很享受惬意的家居环境。
依靠外部动机做事的人,在把事情做好时,渴望得到他人的赞扬与认可。例如: 这篇公众号文章受不受大众的欢迎,点赞的、评价的多吗?家里不收拾干净要被父母唠叨,为了避免指责去打扫吧。
在学校里,老师经常会用贴纸或者奖励小奖品的方式鼓励孩子们学习与遵守各种行为规范。 例如考试满分的、优秀的、按时背书的、做操认真的、打扫积极的,奖励他们糖果、奖励他们文具。学生收到奖品自然很开心,但时间一长,学生可能会无所谓,重复的奖品、小小的奖励不够刺激他们,如果偶尔老师忘记奖励了,学生可能还会想,老师都不给我奖励了,我还认真打扫什么、考那么好干嘛! 本来是发自内心的想要好好学习、认真打扫教室,现在变成了有奖励才好好学,无奖励就不干的局面。
这是不是和那些在老爷爷家外嬉戏玩耍的小孩们的故事一样?(小孩子们在老爷爷家门口大声嬉戏玩耍,影响老爷爷休息,但老爷爷采取给每个小孩25美分的方式,还感谢他们让自己家这么热闹,让自己开心,之后的几天,老爷爷每次都减少给钱数量,最后一次只给每个小孩5美分,小孩们嫌太少,骂骂咧咧再也不在老爷爷家门口嬉戏了。)
其实我们每个人并非绝对的依靠外部评价或者内部评价,我们都或多或少地渴望他人的赞扬、认可和包容。但是我们的内在需要力量和勇气,不以外部评价为全部,当面对别人的否定、质疑或者命令时,我们能坚定地坚持自我,勇敢地说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