枪王的部下一路上进得曹操大营,小兵沿途喊叫:“让路让路,咱们张君侯来了!”两边曹兵扫清道路,迎接君侯。
一个手拿帖子,跑在队伍前面的宛城小兵,来到景山大营帐外,站定身子,“营上有人吗?”
营上小兵听到外面有人叫唤,一路跑出来,一路嘴里臭敷衍:“哪一个王八旦,竟在大营前,擅敢……”
抬头一看,见一个宛城弟兄,手拿帖子站在那里,心里想,他的主人便是当今枪王,得罪不起,也怠慢不得。要紧收住,换一张笑脸:“我道是谁,原来是你。请问有何贵干?”
这个宛城弟兄,见他如此模样,也不与他多罗苏,刚才的话只当没有听见。公事公办,便把手中帖子递上:“费心通报丞相,我家主人拜见。”
“是是是。少待。”说罢,曹兵拿了帖子奔进大帐,到丞相面前:“报禀丞相,有字帖在。请丞相观看。”
曹操想,在这乱军之中,还有什么客人前来拜访呢?把帖子接到手里一看,上面写着“宛城张”。
曹操见到这张帖子,心里暗付:张绣啊,我为了避免人家多说多话,故意不到宛城调兵。哪知晓你相反自己上门,这便如何是好。
曹操感到非常无趣,但不敢不接。本来我与枪王不睦,要是得罪了他,事情要弄僵。倘然他也冲杀我的大营,我就更加难以招架了。一个赵子龙冲营,已经拿他没有办法了,何况枪王,我这家人家等得及完结的。
曹操也有点蜡烛脾气,不点不亮,见善欺,见凶怕。曹操知道,—提起张绣,文武就会提及我的风流韵事。这也无法可想。
因此,曹操把帖子放好,命令手下退了。他对两旁文武说:“列公。”
“丞相。”
“宛城张君侯来了。”
枪王的名声实在大,两旁文武听说张绣到此,肃然起敬。有的人但闻其名,未见其人,有一种百闻不如一见的心理;有的非但见过面,而且知道曹操在宛城的一段历史。
因此,—个个交头接耳,议论纷纷。曹操见到此情此景,心里明白,也只得睁一只眼,闭一只眼,随他们便了。便一声吩咐:“列公,跟随老夫,一起出帐迎接张君侯!”
文武一声“请啊!”跟着曹操来到帐外。
旁边徐庶听见枪王到,心里一惊。他想,正在这紧要关头,枪王到了。赵云用枪,他是枪王,而且张绣这个人的妒忌心十分重,待他知道了子龙枪挑数十员曹将以后,他肯定不会甘善罢休。这样,子龙的性命就有危险。
今天他们两个人交战那是必定无疑的了,就是鹿死谁手,我也难以料定。待我仔细地看看,张绣到底是何等样人?子龙到底凶吉如何?
到帐外,曹操抬头一看,只见张绣立在那里。心想,多年不见,他倒仍旧如此,半点也不老气。他的年龄也不小了,也年近五十了,但看起来只不过四十左右光景。
丞相要紧上前:“啊,来者我道是谁,原来是宛城张君侯。虎驾降临,老夫尚未远接。有礼了。”
“丞相哪里话来,本爵何德何能,劳丞相出接。还礼了。”
“君侯请了!”
“丞相请!”
“携手同行。”
“倒可使得。”
曹操伸手过去,抓住枪王的手,两人并肩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