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候螳螂生;二候鹏始鸣;三候反舌无声。”
螳螂在上一年深秋产的卵因感受到阴气初生而破壳生出小螳螂;喜阴的伯劳鸟开始在枝头出现,并且感阴而鸣;与此相反,能够学习其它鸟叫的反舌鸟,却因感应到了阴气的出现而停止了鸣叫。
“芒”指麦类等有芒植物的收获,“种”指谷黍类作物的播种。
芒种芒种忙忙种,芒种一过白白种。
“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白居易《观刈麦》)。天还未亮,男人们踩着露水相约往麦田走去,开始一天的辛勤劳作。妇人们担着饭菜,孩童提着汤水去送饭,然而夏收的忙碌常常使他们顾不上吃饭。双脚受着暑气熏蒸,背上烈日烘烤,精疲力竭也不觉酷热,只是珍惜夏日天长能够多干点活。
芒种时节,栽秧割麦两头忙。因为农作物都以此为界,过了这一节气,农作物的成活率就会越来越低。
插秧到是比收麦要轻松些,完全不用担心天气,即使下着雨,头戴斗笠为盔,身披蓑衣为甲,也要把秧插完。“田夫抛秧田妇接,小儿拔秧大儿插”(杨万里《插秧歌》)。一家四口分工协作,好不欢快。风一吹,田里波光盈盈。侗族的青年男女们一边插秧,一边相互扔着泥巴,嬉笑打闹。活动结束后,人们互相检查战果,身上泥巴最多的,就是当天最受欢迎的人。
麦地变作了秧田,总算可以喘口气了。为了祈求秋天有个好收成,禾苗能够平安成长,乡亲们要着手准备“安苗”祭祀活动。家家户户用新麦面蒸发包或把面捏成五谷六畜、瓜果蔬菜的形状,用菜汁染上颜色,蒸熟了,作为祭祀供品,以祈求五谷丰登。祭礼结束以后,大家围坐一团,端上米面糕点、瓜果鱼肉,对饮青梅酒,慢慢醉去。
芒种的风俗
相邀二三好姐妹,同去送花神
芒种节气的到来,预示着夏天火热闷湿的天气即将来临,此时百花逐渐凋零,花神退位,故多在芒种日举行祭祀花神的仪式,饯送花神归位,同时表达对花神的感激之情,盼来年再相会。
摘下青梅来煮茶,品一壶佳话
正月花开的梅树在此时已经结出梅子,而梅子的味道酸涩,难以直接入口,需加工后才可以食用。将梅晒干后,用糖或盐腌渍后,加上点紫苏叶一同煮。此时的酸梅汤最是好喝,乌梅、甘草、山楂和冰糖同煮,便成了解渴消暑佳品。若是讲究的,加上些桂花卤,冰镇后一饮而尽,真觉妙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