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辉在《人生护城河》一书中,提出了第三空间的概念,他将人们活动的场所分为三个空间,第一空间是你的家庭,第二空间是你的工作场所或学校,第三空间是与自我独处的空间。
前两者几乎涵盖了我们的人生活动轨迹,是我们维持日常生活必然的存在。而一个人的成功,离不开对第三空间的利用。
那么,什么是第三空间?它对我们人生有什么影响?如何利好第三空间?
01 什么是第三空间?
所谓第三空间,是指除了生活和工作之外的空间,是与自己独处的空间,可自由支配的的时间。
在《人生护城河》一书中,张辉指出,第三空间不是固定的时间,也不是某一个固定的物理空间,是时间和空间的组合,也可以说是时空组合。
更直白地说,第三空间是我们在生活和工作之外,为自己开辟出来的时间和空间,只供自己使用,也是我们的业余时间。
但第三空间不能纯粹认为是业余时间,它本质上又与碎片化时间有区别,它的判断有两个要点:
一是特定的时间段。比如你开车上下班的时间,汽车就是你的第三空间;再比如你晚上单独在书房读书写作的时间,也是第三空间,它与时空有关,不仅仅是指物理空间。
二是与自己独处,能够静下来心来,不受干扰。这是第三空间的必要条件,若不是自己独处,那一定不是第三空间。比如你同家人住在一起,但若你能独自早起跑步,这段无人打扰的时间就是第三空间。
其实,在我们的生活中,有许多这样的第三空间,它并非固定不变的时间,只要你能找到一定时间段并与自己独处,还能静下心来不受干扰,那就是你的第三空间。
02 第三空间对我们有什么影响?
当我们人到中年,发现自己一直忙忙碌碌地为生计奔波,而忽略了许多想做,对自己也很重要,却一直拖着未做的事情。
比如运动、写作、读书、理财等,内心会生出许多遗憾。也正如在时间管理的四象限中,第二象限所对应的,这些是重要但不紧急的事。
这就导致明明内心非常清楚这些事情对我们人生的重要性,但就是一直拖延不去做。这是因为它不可能快速地得到完美结果,所耗时间和精力相对漫长,通常也因为时间的不紧急,其重要程度会排在后面,受到怠慢。
而这些关乎人生向上的选择、个人能力的提升和成长,都不是一蹴而就的事。这就更加重了我们的拖延症。
但在经济日愈发达的现代社会,当我们物质生活的幸福达到一定程度,幸福感就会以另一种方式来衡量,即关注人性本身,追求心灵的自由,这让我们会更注重个人的成长,会有更强烈的自我实现的需求,我们需要与自己独处的时间,让心灵舒展。
而这时的第三空间正好能满足这一需求,这就是为关键的少数事情创建固定的、舒适的第三空间。在第三空间里与自己真正相处,可以做一些重要不紧急的事。
在第三空间里,你会独自反思,会有认知上觉醒,会不断重新发现自己,找到通往自由的心灵之路。这样就能做自己想做的任何事,让内心不留遗憾。
潇洒姐王潇在《五种时间》这本书里提出的心流时间,与第三空间有异曲同工之妙。同样都是强调要静下心来跟自己相处,专注于学习和思考。在第三空间里,我们隔开了外界俗事对我们的干扰,只专注于当下要做的事情,更容易达到心流状态,从而获得成功。
03 如何创造第三空间?
当下,我们已经通过自己的努力获得富足的生活,工作也小有成就,生活看起来如此风和日丽,但人生之路如此漫长,今天的安逸不代表永远的安稳,我们不能只看眼前的利益,还要把眼前放得长远些,要有忧患意识,不仅要关注当下,更要着眼未来,关注个人的成长和发展,唯有发展才是硬道理。
既然第三空间对我们个人成长和长期发展起到如此重要的作用,那么如何创造第三空间呢?
首先,把人生重要的1-3件事列出来,重点是重要不紧急的事。
一如前文提到的,比如健身、写作和阅读。之所以要找到1-3件,而不是4-6件甚至更多?是因为第三空间是我们从日常工作生活中挤出来的时间,每个第三空间的时间段不会太长。
《微习惯》一书的作者斯蒂芬 · 盖斯指出:目标要小,同时期望值要小,目标才容易完成并且坚持。若同时我们所定的目标事件太多,目标过大,完成时会有心理压力,勉强坚持一段时间后就会放弃。
如果一时因为太多任务拥挤,内心会有焦虑感,会陷入疲于应付,反而不能静下心来,那么第三空间便失去了意义。
将待完成的事项写出来,写在显眼的地方比如挂历上,你一抬头就能看见。这样的好处是提醒你,增加目标感,激励你去完成。
其次,找到能够独处可支配的时间段。
比如早起之后、下班路上或者睡觉之前,这几段时间比较好,可以不受人干扰。我们一直鼓励利用碎片化时间学习,那么第三空间则是选择了碎片化时间中较为独立的时间段,它不受人打扰,可以更好地专注于自己要做的事情,并取得良好的效果。
值得注意的是,闹中取静的方法对有些人适用,有些人则不合适。若你在孩子吵闹的家里,依然能够做到充耳不闻、旁若无人地写作和思考,你也能找到自己的第三空间。
最后,不要影响你的工作和生活,在第三空间内一次只做一件事。
张辉在书中强调,不要让第三空间影响你的家庭生活或工作、学习,这个是大前提,如果为了强调第三空间而本末倒置,会引起家庭关系和工作绩效方面的问题。
利用第三空间,其实是对业余时间的最大化利用,是立足于个人的提升和未来的发展。我们日常大部分精力和时间都用于处理生存所需的、来自家庭和工作场所的事件,衣食住行是我们处理问题的优先级。只有基本物质生活的需求满足了,才有心情追求自我成长和个人价值的实现,才能更好地利用第三空间。
所以说,第三空间对于我们人生发展至关重要,然后采用合适的工具和方法,提高完成的效率和质量,不断做阶段性总结,将自己的思想和体验过程写下来,这样既能锻炼思维能力,同时也能训练表达能力,让思路更清晰,不断提升第三空间的使用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