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的阅读里我发现一个很有趣的点,就是很多人会认为意志力是一种可以习得的技能,他似乎是可以持久的。但是通过将两批同等学力的学生分别安排到一件屋子,每位学生面前都摆放着一盘饼干和一盘萝卜,一批学生只被允许吃饼干,而另一批只被允许吃萝卜。五分钟后研究人员回来,并让他们做一道似乎有解的题目(但实际上无解)。最后吃萝卜的学生平均在八分钟后嘟嘟囔囔地申请退出实验,而那些吃完饼干的学生大部分坚持了十多分钟,比八分钟的学生多了60%的时间去思考题目。在这里,很重要的一点是,吃萝卜的学生用了大半的意志力去抵抗想吃掉饼干的欲望,而接下来的无聊题目更让他们消耗自身的情绪和意志力。这项研究表明与其说是技能,不如说意志力是一种力量。用力过猛会感到疲惫不堪(比如我昨日说的我什么都想干却一事无成),用力过剩也不行(也许会衍生空虚的负面情绪)。那么怎么去提升我们的意志力,最好的方法就是去锻炼它培养成为一种习惯(可以采取转移注意力法)。试试分析每次想要放弃的原因,比如每次被老师点名回答问题时,我常常会紧张到忘记正确答案,然后会被批评没有认真听讲,如此往返我便产生了一种隐形的厌学心态。那么开始刨析我自己为什么会在老师点名时感到莫名紧张,原因有下:我会因答不上来答案而暗自责备自己的愚笨,还会因会被同学们嘲笑的担心心理所左右,甚着是害怕被老师批评,在老师的眼里形象大跌等等原因。针对这些原因,我可以采取这些措施:1.答不上来问题答案,我会立马承认自己确实不知道答案,然后希望老师或其他同学能帮助我(然后暗自记下原来自己在这个点上还存在知识漏缺)2.告诫自己不仅仅只有自己不知道答案,只是刚好老师把大胆表达自我想法的机会给了我,课堂出丑并不会给他人带来多大的影响,因为学生的重心大部分都放在学业上(给自己心理暗示)。在这里我是把对自身情绪的过分专注,放到了对知识缺漏的注意上去(以上措施仅供参考),慢慢培养成一种固定的针对困境前做好处理措施准备,困境时采取措施行动的习惯。
备注:我在今年以前很喜欢采取速读的方式来阅读,但是速读并不是一直可取的。类似这句话“道理我都懂,但是就是做不到。”一味采取速读,可以帮我们找到核心的或关键词句,但是找到了并不意味着自己就懂了,往往书中的例子是很好的解释我所找到的知识点,能在别人的经验中更充分彻底学习到知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