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明读了很多书,为什么还是没长进?你读书的方法可能错了

一直有粉丝问我关于读书的问题,想知道我是怎么读书的,为什么我能读得这么快,而且还能把书里的内容很好地融入自己的知识体系当中。

前几天,我被邀请去一个读书训练营做分享,就把我这些年的读书方法总结成了以下三种颇有意思的方式,今天在这里分享给大家。

提醒一下,我读书的路子比较野,可能会挑战你的认知,有不同看法,可在评论区留言,今后可以一起讨论。

好,分享正式开始。

先问大家一个问题,假如你流落荒岛,让你带十本书,你会带哪十本?

你可能会说,都流落荒岛了,还带什么书。

我要告诉你,还真得带书。

为什么?因为人的心智,或者说思考能力,和肌肉一样,不练就会萎缩。

而阅读,正是防止心智萎缩,加强思考力,最有效的手段。

你再想想如果你真的流落荒岛,最可能面对的情况是什么?作为一个现代人,你一点生存技巧都不会,打猎、生火、找避难所,这些你看贝爷用的六,但要是让你来用,恐怕还是很有难度的。

那么面对未来的生活,你最需要的技能是什么?就是创造力和想象力,而这些全都是由你的心智来决定的。

其实,这个荒岛,跟咱们的现实世界很像。经过这次疫情,世界迎来了百年未有的大变局,未来的中国社会,也将会有翻天覆地的变化。这种变化,对于每一个人,都是陌生的,都需要发挥你的心智,用你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去迎接这个全新的未来。

按照这个逻辑说下去,我今天要给大家分享的阅读心法,其实用一句话,就可以概括,那就是:阅读,要为你的思想服务。

下面,我就从三个方面,来具体地解释这句话的真正含义。

我把它们总结为阅读的三重境界。

第一重境界:六经注我

这个说法,是我从经济学家何帆老师那里偷来的。

他说,读书人有两种,一种人是“我注六经”。这类人读书,都是要从中获得知识的,是正襟危坐的。他们把书本视为神圣的东西,看书要从第一页开始看,必须要看到最后一页,才能算是把这本书看完。甚至是一字一句地去读书,恨不得把书给背下来才算不亏待这本书。

这可能跟我们小时候受的训练有关,小时候背课文那可是一件大事。在我们学校,很多时候就是凭着课文背的通顺程度,来评定你的受欢迎程度的。我记得高考的时候,最大的一个成就,就是把所有的书都背下来了,我学的是理科,我连数学书、物理书和化学书都背下来了。

就是因为这种训练,让我们天然对书有一种敬畏感。

我以前读书就是这样,对书总是一种仰视的角度,觉得自己很无知,很想搞明白作者想要表达的想法到底是什么?

但是,我就发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就算我把书一字一句地看了一遍,到最后,还是没有办法理解书里的全部内容。

没错,这就是真相:我们看一本书,就算看得再仔细,也只能收获到这本书里的碎片知识。

现在有很多人吐槽知识付费,说他们用碎片时间教给大家的都是一些碎片的知识,我想说的是,你以为你花整块时间学到的,就不是碎片知识了吗?

事实上,我们的知识体系就是靠一块一块的碎片拼接起来的,最重要的是,这些碎片知识,根本不是来自于同一本书。

所以,我要告诉大家的读书方法,绝对不是“我注六经”的方法,而是“六经注我”的方法。

什么是“六经注我”?就是以我为主,书是为我服务的。我读书不是为了要知道别人怎么想的,而是要受到启发的。

请大家记住“启发”这个词,这是六经注我的读书法中,最核心的一个概念。

我的读书原则是:只要这本书能给我哪怕“一个”启发,这本书就算没白读。

因为从根本上来说,我们学习、读书的目的,就是为了建立一个属于自己的知识体系。你总不能说,你读了王阳明的《传习录》就要成为王阳明吧,你读了《论语》就要成为孔子吧。

你最终要成为的那个人,是你自己。

你必须拥有你自己的思维体系和知识体系,而这,需要通过启发获得,而不是通过照搬别人的知识而得来的。

所以,为了避免照搬别人的知识,我读书的方法比较野。

我读过的书,都烂糟糟的,上面随便写随便画,我可不是为了记笔记,我是突然想到什么,随手就写上去,写完了我也不会回头去看。但是,合上书我会闭上眼睛想,问问自己,刚才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

这时候,留在我脑子里的,才是真正属于我的东西。

我读书读到狠的时候,会撕书,有时候我觉得一本书对我太没有启发,我就很着急,翻来覆去地找,我想知道是不是我的问题,是不是我看书的时候想别的事了,脑子没往书本里想。所以,当我突然看到这本书里的一句话,一下子启发到我的时候,我会把这一页撕下来,然后这本书我就不看了。

为什么?

这叫记忆点,是为我创造一个特殊的时刻,让我把这个启发牢牢地记住。以后再想起这本书,我就会想起这个时刻,也就会想起这个启发。

大家知道这种野路子的读书法的好处是什么吗?

就是你的胆子会比较大,你会有一种压倒作者的气势。

为什么要有这种气势?

因为我始终认为,人的心智是平等的,你可以启发我,但不能碾压我。你有思考的权力,我也有思考的权力,而且我的思考也不一定就比你差。

这里我想要告诉大家,在读书这件事上,你一定要有跟大师平起平坐的勇气。

只有这样,六经才能助你,书本才能为你所用。

而不至于让你成为书本的奴隶。

什么是书本的奴隶?就是那些钻到书斋里出不来的酸文人。

我听过南怀瑾老先生的一句话,他说:做商人要没有市侩气,做军人要没有流氓气,读书人要没有酸不丢的书卷气。

这就是孔子说的“君子不器”。

看一个人,你看他像什么,他什么都不像,但是,他做什么像什么。

这就是君子不器的境界。

这个做什么像什么里面,就蕴含着一种通达的智慧。

那就是,做什么,都是通过你自己的心智,你自己的大脑研究出来的,不是照搬别人的,所以别人学不了你,你也不会去学别人。

好,这就是我要给大家分享的读书的第一重境界。

第二重境界:把书读薄

这跟刚才说的“六经注我”的读书法是一脉相承,但是方法略有不同。

把书读薄的方法就是“速读”。

你可别小瞧速读这件事,速读一本书可不容易。

你要做到,观其大略,不失其意。

换个更通俗一点的说法就是:好读书,不求甚解。

你可能会说不求甚解,不是个贬义词吗?

你可能误会这句话了,这是出自陶渊明《五柳先生传》里面的句子,这句话后面还有一句: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

你看,这才是境界。不求甚解,不是不求解,而是不在一字一句上纠结,读到精妙处,只要有一点点启发,那开心的,连饭都忘了吃了。

这个境界里最妙的一点在于:读书能把自己给读嗨了。你说就这一点,有几个人能做到。

所以,我才将把书读薄,放在第二重境界,它显然比六经注我来的更快乐,当然也更难。

要知道,现在每年市面上都会推出几十万种图书,如果你没有点速读书的功底,你怎么能跟得上这个速度。

你可能会说,我为什么要跟上这个速度?

因为我们都不想被困在“信息茧房”当中,现在是大数据时代,我们每个人看到的,都是我们想看到的,是系统认为我们喜欢的,所以会直接推送到你的眼前。有点像是在对你进行知识投喂,让你生活在一个像蚕茧一样的封闭空间里。

那么要突破这个空间,你就需要能够快速地猎取新的知识。

我就有个习惯,不管是逛网上的书店,还是逛实体的书店,都会施展速读大法。

我对自己有一个要求,一个小时,读60本书,一分钟一本,当然,我这个不能叫做读书,只能叫做刷,或者是扫书。

具体有两个办法,教给大家:

第一个:只看每本书的前言和后记。

一般来说,一本书的前言会把这本书要写的主要内容和结构告诉你,而后记是对这本书的总结。看这两个地方,基本上就能明白这本书讲的是什么了。

第二个:一本书只从中间翻开,然后开始读,一分钟,能读多少算多少。

这种方式,是让你对这本书建立一个基本的印象,就像你见到一个新认识的朋友,你总不会详细地去盘问人家,你肯定就看第一印象,印象好,咱们继续交朋友,印象不好,拜拜。

速读也是一样,从字里行间,你能够对这本书有一个印象,好还是不好,你自有判断。要相信你的这个判断,要去刻意地锻炼这个判断能力。因为有了这个判断,读书,才能让你快乐。

因为你只跟你觉得舒服的人做朋友,这还不快乐吗?

好,你可能会说,那我不读新书,不追新潮,我就读经典,经典总不能速读吧。

还真不一定。

你想啊,现在任何一门学科,其中的基础书籍也都算是汗牛充栋。

就算是中国的经典,那也是非常多的,如果你要把他们全都详细地读完,没有个几年的功夫,恐怕还真做不到。

当然,如果你能花几年的功夫去读经典,那我是很佩服你的,你是个做学问的人,但是,以我的经验,大部分人是会在这个阅读的过程中放弃掉的。而且一旦放弃,就会产生一种挫败感,觉得自己没把书读好,或者是对这类经典产生了一些恐惧心态,以后就再也不敢碰这些经典了,甚至是连其他的书都不敢再读了。

你想想,小时候,身边是不是会有那么几个小伙伴,曾经在读书的路上受挫,以至于离开学校之后,再也不读书了?

好,明白了“把书读薄”的重要性,我来问你一个问题:你读书的时候,你是真的读出声音呢?还是直接看文字就能明白意思?

当然,读出声音,也包括默读,就是眼睛在看,心里在默念眼睛看到的文字。

你是哪一种?

我想大部分都是第一种,因为文字这东西是一种反直觉的符号系统,我们认字是因为我们经过了特殊训练,并非是我们人类的本能。但是听觉却是本能,我们能用耳朵去感受这个世界的美,所以文字符号就需要经过一层翻译,变成声音,我们才能直观的感受到它们的意思。

不过,这里给大家介绍一个概念,叫做“眼脑直映式阅读法”,这个概念出自一本叫做《快速阅读》的书,大家有兴趣可以去看看。

这个“眼脑直映式阅读法”对我个人有很大的启发,我以前也是一个听觉性的人,我看书也是心理默念的,但是我们可不要忽略了我们的视觉,视觉也是本能,而且视觉比听觉要更加直观。

如果我把一页书,看成是一张图,或者一幅画,是不是比一个字一个字地去读,要更快一些呢?

分享一个我自己的眼脑直映式阅读法的技巧:手指阅读

我翻开一页书的时候,会先用眼睛扫描一遍,就像看一幅画一样,先看个大略,然后我会用手指在书上随意划动,划到哪里就看一眼哪里。

注意,这里千万不要从左往右一个字一个字的划,那又成了逐字阅读了。就是随意地划,可以重复,可以先看后面,再看前面。

就像是什么?像是在找东西,像是用手指在文字里扒拉,扒拉出一些你觉得重要的地方,然后读一下。

当然,现在大家都是用手机来读书,那怎么用手指辅助呢?

首先,我喜欢把阅读器调节成竖版的,就是能上下拉的那种;然后,我会让拇指以一个很不平均的速度,来回的拖拽屏幕,让文字来回的在我眼前跳动,看到我感兴趣的词,我就多看几眼,没有感兴趣的,我就直接划过。

这里要注意的关键点是,你一定要集中注意力,其实速读比逐字阅读,还需要你集中注意力,因为一个不小心,你就会错过很多东西,错过的东西多了,你就会发现,你读了半天,光是翻书,划手机了,其实啥也没看到。

这可不行,我们速读的目的,还是为了读书,还是为了获取知识,而不是单纯地为了把这本书翻完,这个是在速读这件事上,很容易走入的误区。

第三重境界:把书读厚

好,说完第二重境界,接下来,咱们说说,读书的最高境界:叫做,把书读厚。

刚才不是说把书读薄吗?怎么又要把书读厚呢?

就是这么任性!

这可不是一句玩笑话,读书,我劝你,可以任性一点。

不过这个任性是有前提的,那就是你要做到把书读厚,需要你有一定的阅读量,甚至是海量的阅读,这也是我把这个放在最后的原因。

所谓把书读厚,就是说你读完一本书,得有读完五六本书的效果,得放大。

怎么放大呢?

就是我们刚才提到过的,你要形成一套属于你的知识体系。

有学研背景的人对这个词应该不会陌生,但是我所说的这个知识体系,可不是学术体系。不是说你是学物理学的,就有一套物理学的学术体系。对我来说,这个体系并不完整。

那什么体系才是完整的知识体系呢?

答案是,你得有通识的技艺。

就是要能够打通学科之间的壁垒,形成一套对世界的完整认知。

说简单一点就是,不要像专家一样看世界,要用自己的眼睛看世界。

查理芒格说过:如果你手里有一把锤子,你看什么都是钉子。

这就是通识技艺的重要性,你手里不能只有锤子,你必须有其他趁手的工具,多到足够让你面对任何一个问题的时候,都能从你的知识体系里找到答案。

但是,光有这么一大堆工具还不行。

大家知道旧书仓库和图书馆的区别是什么吗?

这两个地方的书,在数量和质量上可能都差不多,但是,旧书仓库的价值要比图书馆小得多,为什么?就是因为旧书仓库里的书完全是杂乱无章的,而图书馆有着极其详尽的目录系统。

这就是建立知识体系的重要性。

你所掌握的知识,必须能够打散、重装,用一条关键的线索,几个重要的模块,搭建出一个属于你自己的独特的知识体系。

这就是你看世界的眼睛,也是你思考世界的大脑,更是为你的疑问提供解决方案的源泉。

好,说完了把书读厚的重要性,咱们来说说怎么把书读厚。

其实方法也很简单:输出。

我这个人,有个习惯,就是总喜欢写点什么。

我一直认为,阅读和写作不分家,谁离开谁都活不成。

我小时候特别喜欢看电影,考试考好的时候,问家长要的奖励就是一张电影票。

后来上了大学,我就开始疯狂的看电影,别人在网吧包夜都是打游戏,我是看电影。我是学生物科学出身的,我们学校的图书馆里关于电影的书籍不多,我算了一下,大概有一百五十多本,大学四年,我把这一百五十多本书,全都看完了一遍。

冯唐说,写作的人都有一种肿胀感。

你想,我看了这么多电影,这么多书,肿胀感得有多强烈。

所以,我大学毕业以后,在上海上了一年班,就跑到北京开始了我的编剧生涯,开始疯狂地写作。

也就是从那个时候开始,我对电影这件事,才有了一个系统的认识,也才开始慢慢形成我自己关于影视写作的语言体系、故事体系。

输出这件事儿有一个魔力,就是能让你重新审视你的阅读。

等你写的时候,你就会发现,你读完一本书,还真不一定能把书里讲的什么道理,逻辑清晰地写出来。

为什么?

就是因为刚才我们说过的,你读完一本书获得的,只是碎片知识。你从这些碎片里,能总结出什么?肯定是更碎的碎片。

所以,为了写作,你就必须要去看更多的书,用其他的碎片,把现有的知识碎片缝合起来,这才能形成一篇文章。

等你读的书多了,你就会发现,你看一本书,就能想起其它五六本书,就能想到一个脉络,于是你就有了肿胀感,就想把这个脉络捋清楚。

在捋的过程中,你的知识体系就慢慢地浮现出来了。你写的越多,这种脉络就越多,这些脉络连起来,就形成了一个相对完整的知识体系了。

这就是把书读厚的基本方法,在阅读的同时,一定要写作。

这里我想强调的是,写作可不是写读书笔记,而是要超出这本书的概念,来写一个你自己想要探索的问题。

比如我在网上写的一系列思维模型的文章,比如孔雀思维蜥蜴思维等,这些名字都是我编的,市面上也跟本就没有这些理论。但是,我就是喜欢把我看到的某一本书,或者是几本书里的内容,融合起来,形成一个我自己觉得有趣的概念。

正是因为这种写作,我才渐渐地形成了一套我自己的知识体系,也慢慢地改变了我对世界的认知。

好,这就是我想跟大家分享的读书方法。

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今天的分享,就是这样,感谢大家。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213,752评论 6 493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91,100评论 3 387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59,244评论 0 349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7,099评论 1 286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66,210评论 6 385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0,307评论 1 292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39,346评论 3 412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8,133评论 0 269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44,546评论 1 306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6,849评论 2 328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9,019评论 1 341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34,702评论 4 337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40,331评论 3 319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1,030评论 0 21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2,260评论 1 267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46,871评论 2 365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43,898评论 2 351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