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都认为自己是独一无二的个体,拥有独立的思想、独立的人格,“我”是由我过去的一切选择、行为所成就的,而这些选择也是自我意志的体现,这种自我意志是“我”区别于他人的本质特征。
然而,你确定你的独立之思想、独立之人格,是由你自主塑造的吗?
一、什么塑造了我?
人是不同观念、情绪和欲望的集合体。
情绪和欲望是人类的出厂设置,生而为人,就会有七情六欲,这是大自然给人类共有的基础设定。
人和人之间最显著的区别,则是认知和观念。
那么认知和观念从何而来?
人生下来本是一张白纸,处于无善无恶无观念的境界,但人类社会发展至今已有庞大的认知和观念体系,在你的成长过程中,无时无刻不在对你进行“教化”,企图将这些思想灌输到你的大脑里,且你没有丝毫反抗的能力。
尚未觉醒的人,会把这些被动植入到自己脑中的观念奉为圭臬,并以此标榜自我;
已经觉性的人,会察觉到哪些是符合客观规律的真理,而哪些是似是而非的“名人名言”。
尚未觉醒的人,会随机的挑选一些自己喜欢的观念,进行排列组合,形成“我”的“独立”思想;
已经觉性的人,会审慎的对待一切具有蛊惑性的语言,学着从大本大源重新建立起自己的思想体系。
二、选择了某种观念,就要被这种观念所挟持
认为人生的意义在于金钱,就会为碎银几两整日疲于奔命,甚至牺牲健康与亲情;
认为做人就要老实本分,遇到任何不公都会忍气吞声,然后安慰自己“忍者无敌”;
认为勤奋努力就可以获得成功,干任何事都会拿出百分之百的气力,但凡没有收获就觉得是自己还不够努力;
认为人贵在自省,于是凡事都找自己的原因,结果问题永远找不完,陷入自我怀疑。
这类例子太多太多了,每个人都会被自己所持的观念所挟持,心甘情愿为之付出且没有丝毫怀疑。
因此,究竟是“我”控制着我,还是这些观念控制着我?
如果将这些杂七杂八的观念具象化,它们就像寄生虫一样控制着你的大脑,有时让你往东你不能往西;有时还会彼此干架,让你认知错乱,精神崩溃。
很多所谓“独立”的人,无非也只是被世界随机塑造出来的观念寄生者。
三、不主动塑造自己,就被世界随机塑造
有没有想过,所有的观念,其实本不属于你,它们只不过是由人类创造出来的意识产物。
这些意识产物中,有的是对世界客观规律的描述,有的则只是主观的、片面的、有运用条件的“词句”。
如果不对这些意识产物“去伪存真”“去术存道”,那你只能任由世界随机塑造。
如何主动塑造自我呢?
作为已经被少量真理和大量“词句”洗脑的人,需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清空,从所有的语言、观念、社会关系中抽离出来,把自己当成一个完完全全的独立的个体,没有思想、没有观念,不是谁的父母、子女、爱人、老板、员工,你就是你自己,由大自然孕育出的一个生物意义上的碳基生物。
之后,开始往脑中填充一些基础设定,这些设定是由无数前人证明过的不以人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以这些认知搭建基础框架。
最后,审慎地拿起你以前所秉持的“至理名言”,全面地、辩证地看一看,它们是否适用于所有场景、适用于任何人。
只有真正获得解放的人,才能够认识到,除了真理以外的观念,只是有适用条件的工具、武器。需要时捡起一件或者几件用一用,用完了放下就行了,并不会让它们始终成为戴在脑袋上的“金箍”;不用时脑子里也不会装着它们,只是处于一种“空”的状态。
如果人生只有一种真正的成功,那就是找到“我”、塑造“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