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后及之后的孩子生活在物质丰饶、吃的喝的穿的玩的用的挑着来的年代,饭来张口衣来伸手,以致于看到很多小朋友长大到十几岁后非常依赖别人、吃不了苦,独立能力和抗挫能力非常差。
作为一个长期和孩子打交道的人,我经常接到这样子的咨询“我儿子都上五年级了,自己的袜子都不会洗,家里的事情也很难叫得动他,怎么办?”“我女儿小学成绩都能上八九十,现在初二了基本很难及格了,数学居然都跌到二三十分了,怎么会这样?”每每遇到有这些困惑的咨询者,我通常都会问她孩子小时候喂饭喂到几岁?作业一直是自己独立完成的吗?书包是自己收拾还是家长呢?喜欢做运动吗?都会做些什么家务呀?等等此类的能体现孩子是否有自我效能感的问题。
一个人的自我效能感来源于自我价值感、安全感和归属感,而自我价值感、安全感和归属感来源于一个人的掌控力。什么是掌控力呢?《正面管教》这本书里有提到,指的是对个人能力的感知力,对自己在重要关系中价值的感知力和影响力,还有整体把握事物和环境适应等的能力。一个具有一定掌控力的人具有相对完整的自尊体系,而完整的自尊体系会使得我们有自我效能感,懂得延迟满足,懂得自我负责,还有在集体中有自己角色的责任感。所以,我们谈如何培养孩子的自主感和责任感,实际上是在提醒我们要注意我们的养育方式是否是积极有效的,我一直在努力养成的积极有效的养育方式是和善而坚定的。判断我们对孩子的养育方式是否积极有效,可以从这四个方面去思考。1,我们在引导孩子做事的过程中,是否让孩子感受到了既有无条件的爱和自由,又有确定的边界感;2,有没有给孩子带来价值感和归属感;3,这种教养方式是否长期有效;4,有没有利于培养孩子有价值的社会和生活技能及良好品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