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周末半马按时完成,2022年的第4场半马,跑步以来的第22场马拉松。
跑的不是很快,但也出了点汗,只是两手冻得生疼僵硬。
跑步是为了遇见更好的自己,但更好的自己并不一定是更快的自己,而是那个愿意和自己和解的自己,是那个遵循人体运转规律的自己,是那个跌倒后拍拍土还能站起来的自己。
跑步是一个跑出去的过程,更是一个把自己找回来的过程。希望你在跑出去的时候,别忘了再把自己给找回来。

凝飞早练晨读20220115家庭教育学习分享——如何培养出快乐、温暖、人格健全的孩子?
一、0-3岁 情感抚养
0-3岁,是孩子与家人一对一依恋关系的建立时期,这种依恋不断积累直至12岁。
依恋是情感的起源,当幼儿与某人形成依恋关系后,与依恋对象在一起时他会感到愉悦;难过时,只有依恋对象的出现,幼儿才会感到安慰。
依恋得到满足时会非常快乐和放松,当人处于放松状态时,看外界的事物就会非常快乐。
二、3岁-12岁 性格抚养
爱是一种营养,但不是全部。
孩子从3岁开始,逐渐具有了理解和表达的能力,是给孩子“立规矩”的关键时期。
三岁时,家长要学会对孩子说“不”;
四岁时,家长要教会孩子等待和自律;五岁时,家长要在诱惑训练中教孩子学会自我管理,并身体力行地示范给孩子如何与他人分享;六岁时,孩子要在体育运动中,学会吃苦耐劳的精神。
在3岁左右,孩子的哭闹已不是生理需要,而是心理需求。
不要骂孩子,不要打孩子,不要跟哭闹中的孩子讲道理;不要离开孩子。
对于哭闹中的孩子而言,家长的大道理仿佛耳边的噪音;
同样的,若把孩子单独留在房间里反思,相当于关禁闭,没有丝毫的教育意义。
鼓励孩子学会表达自己的想法,倾听父母的想法,与孩子建立民主的沟通模式。
三、12-18岁 人格抚养
女孩12岁、男孩14岁起,第二性征开始发育,孩子进入青春期。
面对中学生,家长首先要转变教育观念,帮助孩子成长,尊重孩子的选择权。在选择的过程中进行引导,而不是粗暴式的“管”。
孩子对自己有最清晰的觉察,要给予他们表达的机会,尊重孩子的节奏。
人的一生除了工作,还要有健康的身体、和美的家庭、良好的人际关系等,情感越丰富的孩子才越幸福,不要逼着孩子单纯地走向成功。
养育是对孩子的心理进行投入,这种投资是无价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