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论文:文言文教学中教师与文本的“融”———以《项脊轩志》为案例分析

【摘要】文言文课堂教学中的“融”是用语文知识来表达你对一切有生命与无生命的审视和感悟,这体现的就是语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只有很好的处理了这两个方面,才是文言文的归处。

【关键词】  教学效果  教师与课堂  文言文的融

杜威曾说过:“知识除了探究,没有任何意义”。本着一颗探究知识的心,可以遇见不一样的风景。

教书教久了,其实是交出一颗心。有的心,浮躁功力;有的心,无力苟且;而有的心,颇为宁静幽远。或辗转恣睢,或追求诗意。前者,是在教书,仅仅只是教书。后者则是教育。不论如何,人课合一,应该是每个教书人最好的课堂追求。教师,学生,与课达成一致。共鸣争鸣,争鸣共鸣,再到共鸣。这恰恰就是肖培东老师所说的课堂的“融”。

备课的过程,虽是辛苦的,但也美妙。有时,偶得灵感,往往就是拖地洗碗的一瞬间,有时就是洗脸刷牙低头的一刹那。偃仰之间,动静之时。你看到的天地万物,你读过的文字和书,你走过的路看过的风景都是课,都是可以激发文本解读和课堂设计的源头活水。

备课,主要是备什么。著名特级教师肖培东和王君老师说一定要先搞明白以下几点:第一,文体特征;第二,内容主旨;第三,动机背景;第四,语言手法;第五,编者意图、教学目标;第六,教学价值;第七,教学聚焦;第八,学情预判。这几点不是割裂开来的,是一种高度的课堂融合。遵循这几点备课要点,目的亦是为了达到课堂的“融”的教学效果。那么,何为文言文教学的“融”,窃以为“融”是指文言,文学,文化,文章四个方面的融合,还包括课堂上学生与老师的融,学生与学生的融,教师与文本的融,学生与文本的融。过去大多数文言教学关注的只有文言,文学,而文化和文章有点忽略,所以笔者想谈谈这方面的问题,然而由于“融”的内容设计范围较大,也很丰富,基于小课题研究,笔者就以执教《项脊轩志》为案例谈谈教师与文本的融合,只有教师真正做到与文本融合了,才有可能完美地将文言文里的文言,文学,文化,文章融合在一起,呈现在课堂中,在课堂中碰撞出文言文的火花。

《项脊轩志》选自高二语文上册选修课《中国古代诗歌散文鉴赏》,它被安排在本册书的最后一个单元即第六单元中的“自主欣赏”部分的最后一课。本单元的文章篇幅都不长,但是形式自由活泼,选材更加贴近日常生活,富于情趣,有人情味,且不乏理趣。作家们在文字中反应生活和个人情感世界方面比传统的古文更加不受限制与拘束,也更加更够显露自己的真性情。在学习这类文章,不仅是可以从中收获审美的乐趣,还可以感受到作家的创作自由和灵活,帮助我们减轻写作时的拘束和为难的情绪,打开我们创作的心灵窗户,启发我们用清新活泼的语言去写日常生活中那些平淡有蕴含深刻的人间大爱和真情实感。

《项脊轩志》作为本单元的一课,体现的文本特征是“文无定格,贵在鲜活”。《项脊轩志》是一篇回忆性古典散文,一篇十分精美感人的小品文,是围绕着一所破旧的百年老屋而贯穿了祖孙情、母子情、夫妻情、家族兴衰、功业仕途等复杂情感的文章。全文内容涵盖几个方面的内容,看似很杂多,但结构精巧,以一句“然居于此,多可喜,亦多可悲”由可喜的轩中之景转成写轩中之事和人,由写景状物到即事抒情。记述分家时言语中没有带情绪的一个词,而“内多置小门,墙往往而是。东犬西吠,客逾庖而宴,鸡栖于厅。庭中始为篱,已为墙”读来,这客观的具象的描述却令人感受到大家族分崩离析的衰败和作者的沉痛。写母亲是通过一个老妪之口,侧面描述母亲的言行,因为老妪是项脊轩的见证者,从母亲的一个微小的动作和平常的言语中表现了一个母亲对孩子最伟大最温暖的爱。祖母的描写是正面的三句话,看的出祖母对孙儿满满的疼爱和深深的期待。文章的前四段是作者十八岁时写的,后两段时时隔十六七年后作者补记的。此文在编入教材时将第四段删去。作者回忆妻子的部分是从两个场景:其一是“从余问古事,或凭几学书“;其二是庭中枇杷树....亭亭如盖矣”。两个细节,也是平平淡淡中记述,可却是看出作者对亡妻的深深的无限思念和爱。全文看似随性而写,实则精心选材,精心雕琢,读来每一个细节每一个平淡的语言中都是作家的深情厚意。

《项脊轩志》之所以能成为古代经典散文,直至今日依然经久不衰,人们去读它依旧感动不已。笔者想它不仅仅写的是一所老房子,三个女人,两种情感。它的情感内核是在讲人世间最常见的情,却又是最深沉温暖的爱。项脊轩已经成为一种象征物,它是一种埋藏在每个人内心深处已经老去但又越来越重要的东西,它承载着一个人珍贵的成长时光,身上背负的理想和人生价值,承载着父辈们的爱和期望,它已经成为一种精神信仰和故园。当我们读到最后,画面就定格在那一棵当年妻子死之年作者亲手栽种的如今却亭亭繁茂的枇杷树前。我们被触动,热泪盈眶。然而文句中竟无一字是如“痛”“苦”之词。原来我们被感动的东西正是心底里隐藏着的:人对死亡的无奈,人对真爱的渴望,人对岁月的追念,以及人对真情的呼唤。我们不因为时代的变迁,历史的变更,还能被《项脊轩志》一次又一次动到心扉,是因为感动人心的东西永远都是不变的,是因为不论我们作为平民,或是贵族,我们每个人都逃避不了生活的无奈,都会有对生活的渴望、追念和呼唤。

人世间最美的和最感人的是人之常情。而《项脊轩志》全都有。教师作为常人一枚,其中的“情”自然而然也能融进骨血里了。这样融进去和融出来的文本感悟在反复细读的基础上。

于是《项脊轩志》反复诵读。不下15遍。先是素读,用自己的感觉,去把握文本给我的第一触动。我觉得温暖感动。这是有温度的文字。于是深入字里行间,反复读那几段最有感觉的文句。向自己发问,“为什么,取名项脊轩”,“为什么项脊轩变得珊珊可爱”“为什么多可喜亦多可悲,写悲多一点还是喜多一点呢”“为什么,日常片段那么多,写母亲祖母的只选了这平平常常的几句话”“而又为什么作者那么悲痛,却竟无一字是悲”“为什么写妻子,不正面描写多一点”等等。许多的为什么,在我一遍又一遍地读文本,一遍又一遍地读课外资料,一遍又一遍地沉思后,我的问题豁然解开。

教师,一定要站得高方能给学生及时和足够的引导。但文言文的深度和高度,不仅只是知识拼接的深度和高度,而是你对生命审视的深度和高度。文本读到最后,你真正读懂的不仅仅是写作中的技法,而是文字背后的温度;不仅仅是技法,是你读懂创作的人;不仅仅是技法,是作家的悲悯情怀;不仅仅是技法,是平凡琐事中人间的大爱;不仅仅是技法,是我们每个人生命中难以承受的重。《项脊轩志》全都有,它成为了经典。不管孩子们读到哪个层面上,我都要告诉他们,珍贵的永恒的感动的东西,不论时代变更,不论历史更换,我们心底里的对大爱的需要和呼唤永远一成不变。这便是将技法,与人,与课堂的融合。只有融,才能留下无限的魅力。就像天边日落时的一抹晚霞,就像风雨过后的一道彩虹,美丽动人。

《项脊轩志》执教前,让学生预习课文以小纸条方式针对字词提问,字音基本没有问题。由于字词句的翻译问题较多,课堂时间有限,笔者挑选了一些认为比较重要的,与学生一起分享。这便是教师处理文言文之“言”的智慧。文言文的教学,容易陷入一边倒,或是讲不出新意提不起学生阅读兴趣。但讲解字词的翻译,还得要兼顾文学,文化的渗透。如何很好的将这三个方面完美结合,很重要也具有挑战。因此只讲重点字词句,课文下面有的注释,教师可以不用费时赘述。补充讲解一些难点重点,拓展知识面,如此一来,不会显得课堂僵硬,枯燥。还能够让学生投入文言字词的学习中来。

解读文言文,是体现其文学,文化的部分。这部分,也不是完全将文言字词抛开,文学文化的理解,一定是在沉入文言字词中寻找体会的。所以三者独立,却不割裂。例如解读《项脊轩志》第二段:“内外多置小门墙,往往而是。”时,笔者引导学生抓住“多”“小门墙”和“往往”等词语,体会叔父分家之后的家族状态,这不是客观事实的墙,而是作者隐晦地说“人心之墙”,归氏家族分崩离析之后的人心分离,从而体会出作者内心的悲痛无奈。再如:妪又曰:”汝姊在吾怀,呱呱而泣;娘以指叩门扉曰:‘儿寒乎?欲食乎?’”抓住母亲的一个轻微的动词“叩”和一句平常不过的话语“儿寒乎?欲食乎?”来体会母亲对孩子深深的关爱和我对母亲无限的思念。这些在课堂中的解读,与学生的交流,正是体现了教师与文言文教学中对文本处理的融。教师在文言文中“融”刃有余,师生才能在文言文中找到文言的美丽,感受到文学的浸濡,体会到文化的熏陶,领悟到文章的精髓。

因此文言文的两个“文”包含着文学,文化两个方面,但这中间的“言”是最重要的载体。所有的文的内涵,文的感受,都得通过沉入,分析,辩义,比较,诵读每一言来实现,来达到文言文教学的“融”,这就是语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体现。  通俗的理解是用语文知识来表达你对一切有生命与无生命的审视和感悟,这就是语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只有很好的处理了这两个方面,才是文言文的归处。

【参考文献】:

1.肖培东《我就想浅浅地教语文》长江文艺出版社

2.《中国古代诗歌散文(选)》人民教育出版社

3.《中学语文教学参考》之《长啸高歌寄情怀——<项脊轩志>细节品读》2017年9月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215,794评论 6 498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92,050评论 3 391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61,587评论 0 351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7,861评论 1 290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66,901评论 6 388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0,898评论 1 295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39,832评论 3 416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8,617评论 0 271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45,077评论 1 308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7,349评论 2 331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9,483评论 1 345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35,199评论 5 341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40,824评论 3 325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1,442评论 0 21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2,632评论 1 268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47,474评论 2 368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44,393评论 2 352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