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世说新语》(0014):王祥与后母

原文:王祥事后母朱夫人甚谨,家有一李树,结子殊好,母恒使守之。时风雨忽至,祥抱树而泣。祥尝在别床眠,母自往暗斫之。值祥私起,空斫得被。既还,知母憾之不已,因跪前请死。母于是感悟,爱之如己子。

译文:王祥对待他的后母朱夫人非常谦恭谨慎。他家有一棵李树,结的果实很好,后母一直让他看守那棵树。有一次,王祥正看守李树时忽然起了风雨,王祥就抱着树大哭起来。王祥曾经在另一张床上睡觉,后母躲在暗处准备砍死王祥。正好那时王祥起床小便,后母空砍在被子上。等到王祥回来,知道后母因为没能杀死他而遗憾不已,因而跪在后母面前请求一死。后母终于被王祥的孝心所感动,从此爱护他如同自己的亲生儿子一般。

拓展理解:古代流传的“二十四孝故事”中,“卧冰求鲤”的主角就是他。王祥早年丧母,父亲再娶朱氏为妻。朱氏对王祥刻薄,常在父亲面前说他的坏话,导致王祥失去父爱,常被安排做粗活。

冬天,继母生病想吃鲤鱼,王祥来到冰封的河面,试图破冰捕鱼。他发现体温可以融化冰屑,于是卧在冰上,最终冰面融化,两条鲤鱼跃出。

王祥将鱼带回家,继母被他的孝心感动,病愈后对他态度转变,王祥也因此成为孝道的典范。

中国到了隋朝设立了科举制度,汉代时设立了“举孝廉”制,推举著名的孝子去做官,于是出现了许多趋向极端的孝顺父母的故事。王祥在当时很受人推崇,有孝圣之称。

王祥是三国曹魏及西晋时大臣,书圣王羲之的族曾祖父。这样一个人物,除了故意为之外,能有上述愚蠢的行为,我实在不敢苟同:

1.王祥看守李树,起风雨抱树大哭。纯属做作!

2.后母躲在暗处要砍死他,难道他起夜时后母能不知道吗?后母之所以砍在空被子上,有可能是王祥对后母先起疑心,在床上设置假人睡觉,然后观察后母的一举一动,待后母砍在空被子时出现,此时,后母已被惊吓得魂飞魄散,王祥请求后母处死他,她哪还有胆量和能力处死他。另外,夜间发生这样的事情又是怎么传出去的?他的后母不可能自己说出去,一切都是王祥的安排。

3.“卧冰求鲤”的故事更是荒谬,冰还没等化开,人早就冻坏了。要想打开冰层,可以用柴火烘烤,还可以使用工具或刨或凿,用体温化冰的蠢人,怎么可能去担当三国曹魏和西晋大臣,除了故意制造孝道的影响外,别无解释。

正因为王祥有心机,在“举孝廉”的时代,不择手段制造守孝道的事实,有可能拉拢一些人为他鼓吹,才被人们推崇为守孝道的典范,尊为孝圣,由此做上了官。

感悟:对待长辈孝顺是应该的,但不能“愚孝”。对好的家风应该传承光大,对不良传统应该抵制,不能打着“孝顺”的旗号而自欺欺人、害人害己。另外,“孝顺”要出于真心,更不能出于某种目的而做作。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禁止转载,如需转载请通过简信或评论联系作者。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