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干部:莫让急躁成为“拦路虎”

我们在考察干部谈不足时,有时会听到有人说“这个人性格有些急躁”。性格急躁,相信很多年轻干部在日常工作中或多或少都会有所体现,可以说是一种正常的情绪反应。性格急躁到底算不算不足,我认为值得商榷,但性格急躁不会是个褒义词。

对年轻干部而言,急躁的成因有多方面。或是因工作任务重、压力大而产生的焦虑情绪,或是自己对工作要求过高没有达到心理预期产生的落差反应,或是工作过于追求速成产生的急切心理,折射出年轻干部在工作阅历、政治素质、心态把握方面存在不同程度的短板弱项。急躁一定程度上能够提升工作效率,但长期来看,会影响干部做出正确判断、打乱工作进度、影响正常心态,长此以往形成惯性急躁情绪,对工作事业发展有害无利。因此,克服急躁情绪是年轻干部成长必须经历的必修课。

要保持清醒头脑。急躁容易头脑不清醒,做事考虑不周全,一拍脑门、一时冲动,以致于“马失前蹄”,让工作陷入被动。对待工作,要坚持实事求是,遵循客观规律,注重积累沉淀。“满招损,谦受益”,要注重倾听不同意见甚至反对意见,主动扑下身子,做倾听者、当“小学生”,“让想法酝酿一会”再去做。

要保持政治定力。急躁是一种意志力不坚定的表现,容易受环境影响,被情绪左右,心浮气躁,眼高手低,让自我意识占据主导。究其原因,都是政治定力不足、理论武装不够导致。要自觉加强政治理论学习,用理论武装头脑,勤掸思想灰尘、纠正思想偏差,正确看待个人得失,把心思专心专注于干事创业。

要端正工作态度。本领能力不足是导致急躁的诱因之一,对局势掌握不清、政策把握不到位,能力与要求发展要求不相匹配。要自觉增强专业能力锻炼,坚持在实践实干中增长干事本领、培养专业素质,注重做好调查研究,盯着问题去、带着问题学,不断增强自身应对困难挑战的底气和韧劲。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