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们好!
为了更好地调动孩子们阅读的积极性,我决定从今天开始尝试推行阅读银行,希望家长们支持并提出宝贵意见!
关于阅读的重要性我就不再重复了,家长们都明了,而且一直以来大部分家长都是紧抓阅读不放松,坚持陪孩子一起阅读、督促孩子打卡,我们的孩子也慢慢爱上了读书。但是随着年级的升高,也暴露了一些问题,有家长反映孩子不再愿意打卡,也有的孩子甚至不愿读书,迷上了游戏等。好不容易养成的好习惯无论如何不能丢掉,我们必须想办法改进激励方法。
家长们如果关注我们的语文课本,你会发现每一册书都会教给孩子们阅读方法:如三年级教给我们圈画新鲜感词句,四年级教给我们从不同角度提问题、做批注,这些方法可不仅仅是学习一个单元就学会的,是要在平时的课外阅读中加以练习,直至熟练掌握,从而使孩子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好习惯,在这个过程中,孩子们会边读书边思考想象,杜绝了“假读书”“无效读书”的现象。但是做批注时一般采用默读的方式,这样就无法打卡了,不打卡家长们就感觉无法知道孩子是否读书,所以我就想试试创建“阅读银行”。所谓“阅读银行”,就是储存孩子们一定时间内读的书目,读的多“利息”自然就多,利息可以是评选为“书香少年”,也可以是一些小奖品。不过想要“阅读银行”真正发挥作用,让孩子们多读书,读好书,还是离不开家长们的配合,否则孩子自己任意添加,就失去了其存在的意义了。
关于读书银行,其实我们以前也曾尝试过,让家长们把孩子读的书名记录下来并签名,找我存储,由于学生多,我有时比较忙,总是不能及时记录,只实施了一个学期。这次为了方便记录,我们改为金山文档,家长们可以随时编辑,但要保障孩子的读书效果,家长们还需做好以下几点:
1.选择课外书。
选择课外书,建议从以下三方面
(1)孩子自行选择感兴趣的书。
(2)课本推荐的必读书目要精读,做摘抄、批注、写读书笔记。
(3)读不同种类的书,不要怕读不懂,俗话说“书读百遍,其义自现”,总是读浅显的书,我们的阅读能力就会停留在这个水平,而埋头研读不太读懂的书,你的阅读水平就会慢慢提高。
所以选择课外书时家长们还是要把关,一个周期内可以同时读两本书:(1)和(2)或者(1)和(3)。有些好的绘本也是可以读的,但是某些低俗的漫画还是不读为好,里面不乏一些暴力和不文明语言,不利孩子的成长。
2.记录每本书的字数。
四年级课外阅读总量要求在50万~100万字,为避免孩子只追求书的数量,所以我们以字数的量作为依据,也为了鼓励孩子能去钻研厚的、较难一点的书。每本书的最后一页都有字数,如下面的《狼王梦》,家长记录的时候把书名和字数都记下来。
3.考查孩子读书的质量。
经常听有的家长说:读的书也不少,怎么作文写得还是干巴巴的。那是因为这些孩子读书囫囵吞枣,只看个热闹,对于书的语言、结构,人物的性格品质都没有仔细分析。为使读书切实有效,家长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把关:
(1)每天积累好词好句。
我们所说的“积累”,不仅仅是记录在摘抄本上,记到脑子里才真正属于自己,想想看,每天记一个句子、三个词语,一年下来也就差不多记下一本书了,所以每天做好积累后最好背一背。积累的词句可以从每天阅读的课外书中选,也可以有目的地分类摘抄背诵:如描写天气的、心情的、动作等等。
(2)每天和孩子聊一聊所读的书。
孩子正在读的书建议家长也跟着一起读,这样你才能与孩子有话可谈。每天就像朋友一样自然地聊起当天所读的情节,谈彼此的感受,对人物的评价,聊完后鼓励孩子把感受深的记录下来,就是一篇读书笔记。
(3)读完整本书后写一篇读后感。
写读后感也是孩子对这本书进行回顾、概括的过程。所谓读后感,就是读完这本书后的感受,写感受可以从不同角度。一从整本书写,简单介绍书的主要内容后谈感受。二从某个你喜欢的人物写,他的哪些事体现的什么特点令你喜欢或者敬佩,联系自己生活谈收获。三针对其中一个感受最深的情节写感受。
以上是我能想到的关于“读书银行”实施中可能存在的问题和解决方法,在真正实施时肯定还会有更多的问题,请家长们及时反馈给我,有好的建议也一定提出来,让我们继续为孩子们在读书的道路上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