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十九。多云。
晚,《黄帝内经.生气通天论》第九堂课,与诸道友共修。
(原文)故风者,百病之始也,清静则肉腠闭拒,虽有大风苛毒,弗之能害,此因时之序也。故病久则传化,上下不并,良医弗为。故阳畜积病死,而阳气当隔,隔者当泻,不亟正治,粗乃败之。故阳气者,一日而主外。平旦人气生,日中而阳气隆,日西而阳气已虚,气门乃闭。是故暮而收拒,无扰筋骨,无见雾露。反此三时,形乃困薄。
(译文)所以说风邪,是各类疾病的源头,但只要意志安闲,就能使肌肉腠理密闭,虽然有大风苛毒的侵袭,仍无法对人体造成伤害,这关键就在于要顺应四时气候的变化,做好调节养生。所以说病的时间长了,就会变生出憋的症状,若病到了上下之气不能相通,那时,虽有良医,也治不好了。人的阳气过分蓄积,也会致死。针对阳气蓄积不通的情况,应该采用通泻的治疗方法,如果不及时而正确地进行治疗,被医术粗浅的医生耽搁了,病人就会死亡。人的阳气,在白天主要运行于外:早晨时,阳气刚刚生发,并逐渐外倾;中午时,阳气最旺盛;太阳偏西时,体表的阳气渐渐减少,气门也就随之关闭。等到 晚上,阳气收敛,据守于内,这时不要劳筋动骨,也不要触犯雾露。假如不遵循一天中阳气的这三个活动规律,身体就会遭受邪气侵袭而疲乏、衰弱。
“故风者,百病之始也。”风邪是百病的开始。所以保护我们的身体,首先不要让它受虚邪贼风的侵犯。如何保护?“清静则肉腠闭拒,虽有大风苛毒,弗之能害,此因时之序也。”清静,就能够使肌肉腠理玄府关闭,抵御贼邪,即使有大风重邪,也不能伤害到我们,这就叫因天之序,就是按照四季气候变化来养生。
人想少得病,只有心清意静。心里清静,才能身心如一,身体和心灵才能浑然一体。做不到身心如一,比如心里有事,气血一急,就都拥堵到心,体表就虚了。体表一虚,风邪就乘机进来了。所以说“没有内急不感外寒”,内急与外寒相搏,人就会因为着急而生病。所以人们常常说:把人都急出病了。
“弗能害之”,就是没有什么可以伤害他。此因时之序也,就是顺应四时之序,该收藏的时候收藏,该生发的时候生发。这是《黄帝内经》的“眼”,是它的核心。
“故病久则传化”,病,就怕久病,如果病到阴阳之气堵塞不能交通时,良医也没有办法。如果是刚开始受了点邪气,感觉发热或者发冷,喝点干姜通脉汤,赶快洗个热水澡或者泡一下脚,可能就解决了,第二天该干吗还干吗。但如果你拖着不管,或者是上抗生素也会造成拖很久,最后可能就向内发展了。最怕治错了,生生把感冒治成了肺炎,肺炎治成哮喘。现在有些小孩很有意思,月月都感冒,只要班里稍有点风吹草动,他就首当其冲,这就是一直没治好。
关于“病久则传化”这句话的理解,我们也可以再回想一下“扁鹊见齐桓侯”的故事,在这个故事里精彩地表现了扁鹊出色的望诊水平。他说:“疾之居腠理也,汤熨之所及也”,就是说刚开始时,用热水泡泡,或用药热敷按摩一下就管用。“病在血脉,针石之所及也”,病邪到了血脉,扎针就管用。病邪在肠胃的时候,“酒醪之所及也”,这时候就要吃药了。“酒醪”就是最古老的药。等到骨髓时,神都没办法了。
“故阳蓄积病死,而阳气当隔,隔者当泻,不亟正治,粗乃败之。”这句是说,阳气本主宣散,如果阳气蓄积过多,气机就会壅阻,气机壅阻,就应该疏泄,不及时用正确的方法治疗的话,如果让粗工、庸医乱治,就会造成病人的伤亡。
接下来讲阳气一天是怎么运行的。“故阳气者,一日而主外”,是说阳气在白天发挥的是护卫体表的作用。所以,白天精神不精神,全看阳气足不足。“平旦人气生”,太阳升起的时候叫平旦,我们眼睛一睁,身体的阳气就开始由内而外了。“日中而阳气隆”,到中午时,阳气也到了最隆盛的时候。“日西而阳气已虚”,等到日暮的时候,人体的阳气也随之虚弱了。“气门乃闭”,这时,气门,也就是玄府,就是皮肤汗孔,也关闭了。玄府关闭就是对阳气的保护。“是故暮而收拒,无扰筋骨,无见雾露。”就是说,日暮就该有收敛、拒绝之道,不要劳筋动骨,不要让身体暴露在雾露之中。所以,晚上干活,劳扰筋骨,也是伤阳的举动。雾露就是指湿邪贼风,湿邪贼风对阳气是最大的伤害。“反此三时,形乃困薄。”如果违背一日当中早晨、中午、日暮这三个时间段阳气的运行规律,身体就会日趋衰弱。
这段话也告诉我们,人每天有三个时间段可以养阳气。“平旦人气生”,早上起来不要太赖床,这样会压抑阳气的初起。但也要记住,阳气升起来的时候,要让阳气缓慢地升,醒来时不要急于睁眼,也就是说,早上起来,慢睁眼是养生的。中午的阳气最盛,要闭目休息一会儿,让神气不要过于宣散。老年人,最好午睡一会,中午正是心经当令,所以午睡养心。晚上天地阳气稀薄了,人体的阳气也要收敛了,晚上唱歌、跳舞就是耗散阳气,晚上吃得太好、吃得太多也耗散阳气。所以晚饭跟家人吃,吃清淡些,就是涵养阳气。总之,早上起来是生发阳气,中午要涵养阳气,晚上要蓄积阳气。人的一生都在于阳气,在这三个时间段里,夜里睡觉蓄积阳气最重要。如果说午睡养心,那么晚上睡觉养肾,元气藏于肾,所以夜里睡觉就是养元气。夜里睡觉轻,稍有点动静就醒了,属于血虚,这种人白天也没精神,得吃药调理。有人夜梦多,属于肺气不降,也得吃药。有人晚上不想睡,舍不得睡,觉得白天都奉献给别人了,只有晚上才是自己的时间,睡了就浪费了,这要调整思想,调整理念。有人是想睡睡不着,一躺下脑子好像运转的更欢,浮想联翩,念头不断,这属于气机沉不下来,数羊、数猪、数什么都不管用,越数越清醒,教你个办法:转脚腕。一转脚腕,气就往下走,转着转着就睡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