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路上,总有收获》
昨天晚上聆听了卓莉老师的课程《亲子教育十大法宝》,卓老师从常见生活情景引入,调动了听课人参与的积极性,然后,讲一个知识点贯穿一个故事,把道理讲的浅显易懂,很接地气。流畅生动的讲解加上亲和的语调,让人感觉老师就在眼前。卓老师榜样的力量释放出无穷能量,心想自己以后若能像她一样该多好啊!
把昨晚学习的内容总结出来,再熟悉一遍:
一、不要把力气一直花在分析问题、探讨原因上,重点放在如何解决问题上,故事是《井里的驴子》。
老师说,问题出来了,怨谁没有用,事情已经发生了,互相抱怨其实是推卸责任,撇清自己,当孩子出现问题时,他也学会了推卸责任。所以,问题不是问题,不当的解决方法才是问题。还说,跟孩子交流时,要先想想,你的话说出来会有什么结果?这个结果是你想要的吗?当我们埋怨孩子时,他会为自己辩解,这是人的本能。这种情况我们何尝没有过?当我们遭受别人埋怨时,第一反应也是为自己辩解,所以,人心自同。我要克制自己,面对问题,不去抱怨,而去寻找解决的方法!抱怨纠结把所有的精力都内耗了,这样的内耗很不愉快!抱怨纠结多了,心门一点一点就关闭了。当事情发生时,我们把解决的主动权交给孩子,孩子自会解决。
二、没有任何一件事情只有负面意义。这句话我们常常跟别人说,但生活中,特别是涉及自己的问题时,我们往往关注负面,破坏自己的情绪,破坏对方的情绪,讲到此,卓老师穿插一个故事《秀才赶考》,这故事之前也看过,想通了道理,但没有经常运用,不禁想起听余映潮等大师的课,发现他们面对不会回答或回答有偏差的学生时,总是关注积极面,“你在思考”“你很有自己的想法”“你敢于站起来发言,谢谢你!”这样学生心里舒服,下次还会去思考,回答。最起码,他在课堂上不再走神了。可能这就是负面事件里的积极意义吧。特别是卓老师讲到的拿孩子与其他高分孩子比的例子,我们无一例外躺枪。
三、相信孩子是解决自己问题的专家。我们总是不想让孩子走弯路,提醒的过多,遏制了孩子成长的机会。卓老师在此处也讲了一个故事。佩服外国家长的同时,反观自己,其实,说白了就是,面对孩子问题时我们自己先焦虑起来了,恐慌起来了,于是,把这种焦虑和恐慌通过提醒唠叨转嫁而暂时降低了,缓解了自身的压力而已。我们要相信,每一个孩子都是一个宝藏,那么,我们的任务就是让孩子发现自己是宝藏,协助孩子打开宝藏,而不是替孩子去打开!
一堂课下来,我感觉好爽!一句话总结就是:在路上,总有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