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年回家,一边烤火,一边看幺爸给其儿子佳佳讲如何写作文。
佳佳,我堂弟,不善语文,尤其不知道怎么写作文,一提作文,半天能憋六个字那种。
当时他爹给他讲的作文题目是什么的我忘记了,我只听到他讲道:你要从熟悉的东西写起,比如你去外面把羊牵回来心里活动是啥,看到羊给小羊喂奶想到了什么等等……
听到这里,我突然想起他爹小时候给我辅导日记的场景:一件傍晚牵羊回家的小事,用一百来字就能说清楚。他爹活生生搞成了一篇近五百字的作文,其中不乏罗列了当天不存在但是过往存在的羊吃田地油菜的事情及长篇心理活动。
其实以我当时的水平,我根本想不了那么多。顶多就是把羊牵回家,任务完成,不用恐惧天黑去后面坟山了。
日记本来是由心输出情感,无所谓长短深度。
这件事对我影响极大,它导致日后我养成了写作文虚构造作的习惯,虽然成绩单上的数字很好看,但是却让我很长一段时间恐惧日记,不知道如何写实心情和文字。
然而这并不是出现在某个人身上的个别现象,而是那个时代教育者的写照,因为在那个时代一切都是为分数服务的,包括矫揉造作。
韩寒说,一个人说假话始于写作文,而为数不多真情流露却是从写情书开始。
教导孩子们写出真情实感,私以为重要的事是引导他们从表达自己最简单真实的感受开始,让文字为表达服务,而后才是如何学习用修饰手法点缀情感。
我想这些的时候,我幺爸正在对佳佳说你先从身边熟悉的事写起,比如想想你最喜欢爸爸那一点,是不是好写很多……
我听后笑着对幺爸插话道:幺老子,可能你让佳佳写假期他最讨厌你什么,他会更有话说。
因为他面对最真实的情况是:他想说的你不让他说,却让他一个不擅长文字的孩子书写营造一个面对不存在场景的心情,真可谓强人所难。
中国式教育很长一段时间的现状是:名义上鼓励你写出真情实感,却又不允许你写出真情实感。
我们应该珍惜写情书以及可以自由写日记的时光,因为那一刻我们真实享受文字流露情感的快感和愉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