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书后记

这个月买了几本关于江门五邑文化风物类的书。 买回来翻阅后,颇有些感慨。

市面上关于五邑文化一类的书籍,从前是不多见的,哪怕上去各种读书平台寻找,也不过是寥寥可数的几本。但,多谢《狂飊》这部电视剧,自从它带热了江门后,关于本地的文化各类资讯,现在能找到的是越来越多了,就连各种关于研究五邑文化的书籍也多了起来。

对于土生土长的本地人而言,觉得这是一件让人觉得美好的事情。

新买回来的这几本书籍,粗略都翻阅了一遍,里面很多内容都是日常熟悉的,翻阅后能详细了解各种风俗的典故。其中也有一些是从前没有听闻过的风俗,当然,这只是属于是自己这方面的知识量储备过少的缘故。

不过,有些令人失望的是,这几本书中,有好几本的页数都不算多,内容也比较少,对于风物食物类的介绍也太过的简单,不太符合我想进一步深挖这些传统食物背后的内容的要求。

记得曾经有读者私信我,希望我能写本谈吃的书,他还具体地提出了几点要求:要有江门五邑风味的,每篇最好能有故事情节,希望不要介绍菜谱。

虽然这个读者的要求也是我一直对自己文章的要求,但还是觉得压力很大呀,突然就发现我的读者们对我要求都很高呀,我本来是不准备再给自己预订什么目标的了。

觉得有压力的原因是,这几点要求本来是我写作的初心,但这两年,有很多时候为了迎合平台,我还是会加入菜谱的介绍。而文章虽然因为加入了菜谱的介绍,阅读量是提高了,但整篇文章就变得有些不够纯粹了。最让我难受的还有标题,很多时候为了点击率,会不得不取些博人眼球的标题,现实上也是,那些取得美好简洁的标题,是没有几多人愿意点击的。

写了这么久,发现像我这类写作者,最适合的写作环境是只为自己喜欢而写。

但现实往往就是:我既想……又想……。因为不想完全向现实低头,去写迎合大众眼球的文章,但又不得不屈服,于是,最后的结果只是让自己写得不痛快罢了。

翻看旧文的时候,发现我写得最好的文章还是在最初提笔的那两年,因为那个时候的文字最纯粹,没有掺杂任何欲望。

可是,有些悲哀的是,喜欢我那批读者,却大多数是在我向现实妥协的这两年出现的。

他们现在最喜欢的文字,恰恰就是我最初写的文字。

所以,未来,我又该如何?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禁止转载,如需转载请通过简信或评论联系作者。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昔年曾向五陵游,子夜歌清月满楼。 银烛树前长似昼,露桃花里不知秋。 西园公子名无忌,南国佳人号莫愁。 今日乱离俱是...
    小辉爱吃大苹果阅读 1,137评论 0 6
  • “新年好!写本谈吃的书吧!” 这是昨天收到一个读者的留言。他还具体地提出了几点希望:要有江门五邑风味的,每篇最好能...
    木子罗阅读 3,349评论 4 39
  • 《匈奴的子孙》读书随笔记 当下的脚步(下) 20180115 这一路上,我们老是追问这个问题,土地的贫瘠、资源的匮...
    我係凡大头阅读 1,664评论 0 2
  • 原文来自《如何有效阅读一本书》第二章中的段落。以下是原文: 那么,为什么要把列清单的过程也作为读书方法的一部分来说...
    rain夏阅读 4,123评论 5 3
  • ——· 关于本书 ·—— 《为什么读经典》的作者卡尔维诺,在书中缓缓道出自己在阅读经典后的心得体会,帮助我们更为深...
    饶水伊人阅读 1,599评论 0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