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来越不想和这个朋友吃饭了”
每次和这个朋友吃饭,总是会就各种哲学类的问题展开探讨,或者可以说是辩论
从坚持有没有意义,到什么是自我,什么是爱情,在到今天到今天的感性和理性
这个名词解释话题,在我们给他上完各种价值和案例后,开始变的莫名诡异,偏执、愚昧、动物性、自私等等都参与饿了进来,我感觉在这种沟通中特别的无助,因为不会有被说服的人,也无法解定义词汇的范围,就是吃饭时的一个下酒菜,量大没营养,大口开炫不可惜
谈起这个话题,也来源于我和朋友说这段时间一直在相亲,我是奔着1年半内结婚去的,在接触中会考虑双方自身情况和家里的情况,并且对于每个人都有对应的沟通时间限制,比如2周内见面,1个月内确定关系,半年左右觉得有无结婚可能等
我朋友表示这样的婚姻很冷血,用理性去思考婚恋是不会幸福的,只是为了完成任务去结婚没有任何的意义
我对他上诉的描述,除了赞同是为了任务结婚外,其它的都是不置可否,因为明确的目标并不代表无聊的过程,它与每天大部分坐的地铁不同,眼睛一闭耳机一带到站下车,而是会关注地铁空调,人群行色,乐事小确幸等等内容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我们拥有所谓的爱情,并且因为目前的明确,可以在婚后获得更加理想和贴合实际的生活
但是他却觉得爱情是盲目的,当遇到喜欢的人不管是否合适,只要两个人互相选择了,便可以走下去,关乎经济条件,但又不会过多考虑未来。婚后生存,子女教育,双方父母养老疾病等问题,都不会在爱情来来临时考虑,因为是煞风景的,等事情出现了在想解决方案即可
我们也就此沟通了很多,其中另一个较长的话题“爱是什么”也让我和他对感性与理性做了很大的区分,我一直认为持续的感性是低智的结果,因为无法考虑利害关系而任由大脑前额的动物性部分做决定,在自己饿死的关头,还分半个馒头给陌生人。所以在讲到爱是什么时候,我认为爱就是另一个人的某点吸引了自己,这个点可能是自己所缺少的或期许的,可能是颜值、气质、穿着、性格、甚至语音或一个眼神,在那一刻你对她产生了好感,近而喜欢然后确定关系。所以,你喜欢一个人只是因为她的哪个点,如果这个点在其它人身上也出现了,你也会同样对她产生好感近而喜欢。那么,爱还是所谓的神圣的或者靠感觉的吗?我想不是的,所以很多人等待爱情就是迷茫的状态,他不知道自己要什么,只是希望有那么一刻有星星划过,击中了自己然后陷入爱情。他又怎么知道这是另一个人为了实现目标而海钓中了你,就像杀猪盘一样
感性和理性不过是认知差异造成的一种做事方式,无计划随性而为在乎现在即会做出感性的行为,而拥有计划的人多是冷淡的理性者,因为他们不会让全盘计划,因为一个感性而出现大的偏差
虽然自己是一个理性的人,但还是希望感性的人可以多一点,不然这个社会终是太过冷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