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处位于贵州从江县西北部往洞乡的增冲侗寨,距县城95公里,海拔640米,是一个隐藏在深山里,一年四季山清水秀、禾香鱼肥的自然村,自建寨到至今已有1000多年历史。
古寨全为侗族人,侗族是一个只有语言没有文字的民族,其文学艺术、民族历史、生产知识、伦理道德、念词款规等等,都是靠口传心授,世代传承。
这里被称为“鱼米之乡”,其传统建筑,民俗风情,以及自然山水环境,是整个侗族地区民族建筑与自然环境之完美结合的优秀典范。凡是到过这里的人,都会不由自主地说:“回归自然,返璞归真”是增冲侗寨的真实写照。
有河有水便有桥,河多水多桥自多。溪涧纵横,流水潺潺,小桥人家,也是这里的一大特色。拥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风雨桥,就是伫立在此!
古寨被青山环抱,古树参天,寨中古建筑鳞次栉比,造型独特!
风雨桥:不仅是富有的象征,还是装点江山、培修风水、拦截财富不随水流走的吉祥物。这里共建有三座风雨桥,都为廊屋式的全木结构建筑。每座桥上都建有3座亭子的长廊,中间的亭子酷似鼓楼,有人称其为“花桥鼓楼”。
这里的人非常淳朴、友善,他们对镜头似乎无动于衷,随便怎么拍照,依然是我行我素,绝对不像其他景区那样要么拒绝,要么给钱。
原始的自然环境与古朴典雅的民族建筑,秀美的山水、风光无限的田园、闻名黔东南的鼓楼和风雨桥,还有当地淳朴的村民,所到之处都让人沉醉!
行走在古寨里,时而有清脆的马蹄声传来、时而有老人们的闲聊声、小孩的嬉戏声、青年男女的歌声传来,却未见气人,只闻其声,像听着一曲曲摇滚乐。
居住在这里淳厚质朴的他们,也保留了许多优良传统:比如,在待客上,当客人到来会拿凳子热情让座,递卷烟或烟杆时会说“烟不好”,凡家里人不得从客人面前走过。必须过时,要先说声“过前面罗”;如客人在家“过夜”则让最好的被子给客人睡,且给客人倒水洗脸洗脚,待客人洗毕,又为客人将洗脚水倒掉。
吃饭前端水到客人面前让客人洗手,如果有男客,小孩妇女均不上桌,而在旁边另摆一桌或待男客吃后才就餐。夹肉敬客人时,客人则须用嘴接食,拒接或用筷子接均视为失礼。如有姑娘临席唱歌敬酒,客人必须尽饮,推却为不恭;客人酒后不可将杯子倒放,倒放表示嫌主人酒少或等等。。。
这里也被称为“迷宫巷”,房屋修建得很密集,虽不算很大的村寨,但蜿蜒曲折的巷道却会让很多初来的人有点找不着北,人们都说这里是“进来容易,出去难”。
这里的房屋由木头和石头打造的、砖木结构建筑艺术,不仅浓缩了侗族传统建筑文化的精华,而且构成了这里原生态的人文环境,并处处显现出人与自然完美融合!
民俗原始古朴、独特,时常有男女青年行歌坐月(月光下集体谈情说爱)、时常与相邻村寨或其他村寨相邀吃相思等活动热闹非凡!
家里的生活工具大部分都是村民手工制作!
神秘的娶、嫁、葬习俗让你为之一振;每逢节日,增冲人穿着全以自纺、自织、自染、自缝而成精美的盛装,无不感叹工艺的精湛!
一个有着千年历史的侗族村寨。神奇的侗寨可谓是“真山真水真情,古俗古风古韵”和“回归自然返朴归真”的真实写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