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接近尾声,我们以为已经走过心路历程最艰难的时候,可以看到自己冲破心的屏障重建心灵的自由。
只是当埋在心灵深处的潜意识被触发,心还是很疼。站在道德的制高点,受传统教育的影响,父母永远都是对的在我们的内心深处根深蒂固。
可是在多少孩子的内心深处藏着恨和愤怒,做父母的也许永远都不知道。所谓爱之深恨之切有时候不过如此。
她45岁,有幸福的家庭,爱她的老公,还有优秀的儿子。如果不是读书,不是一起参加心灵成长小组,没有人会看到在她意气风发,看上去顺风顺水的外表下藏着一颗脆弱的心灵。
她的家中的老三,上面有两个姐姐。父亲因为没有儿子一生郁郁寡欢,母亲受父亲的影响一辈子不被夫家接受,受尽丈夫的冷落和白眼。
她坦言,从她有记忆那天起,就是父母的争吵和拳脚相加,她经常跪在地上哭着求爸爸妈妈别打了,可是没有一个人在乎她的感受,她所有的努力都是泡影。
她的两个姐姐早已经习惯了家庭的模式,变得漠不关心,像个陌生人一样默默无闻做个旁观者,姐姐们为了离开这个没有温暖,没有爱的家,都早早的嫁人,甚至舍不得回家看看。
她是母亲最后一根稻草,也是母亲肆意伤害的出气筒,她恨她,恨不得他们中的一方突然死去,可是,没有。她慢慢长大,他们的争吵和打斗也越来越升级。
甚至在她结婚后,他们的架打到他们家楼下,,她的母亲跑到他们家里,哭着向她告父亲的状。她无语,不知道该安慰谁,同情谁,还有该怨恨谁?
终于他的父亲没有斗过她的母亲,去世了。而她的母亲,倔强了一辈子,没有了老伴的“折磨”她把所有的情绪都投射到他的女儿身上,一如她对父亲的模式。
“妈妈不爱我”,她痛苦的抱着脑袋,,终是泣不成声。
她的父母可能在心里是爱的,一直不离婚不仅有面子问题,更重要的还有孩子。他们同样打着“都是为了孩子”的旗号,相互折磨,相互恨。
真的值得吗?她说:“我根本就不在乎他们离不离婚,我只在乎他们不要吵架,我甚至劝他们离婚,可是他们还选择不”。
她的眼睛蓄满泪水,喃喃地说:“如果我是个男孩就好了,她们就不会这样了,我是不该出生的孩子”。
“这不是你的错,和你没关系”,带教老师轻轻的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