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一直以为“专栏作者”都是很牛逼的,直到我自己也可以顶着个“XX之家专栏作者”的名号出来唬人,才知道专栏作者也是分等级的,有的是完全拿不到稿费的,比如我。
换一个阵地,再换一个阵地,要么是连一天的饭钱都覆盖不了的稿费,要么是根本就攻不下来。
原因吗?当然是写的不够好。
在受够了打击之后,我想到了若初。我应该是18年初就关注了她,那个时候她是单篇稿费1500起步的文案小天后。
我很喜欢她的文字,就像她说的那样,文艺而理性。这一年以来,基本上她推送的每一篇文章我都会认认真真的看,她的文字越发凝练老道,文章也愈发吸引人,有的文章里隐隐有了一种辽阔的感觉。
现在她是大神了,当初应该也跟我一样是个写作小白吧,那我这个小白就跟着她学习应该可以避免掉一些坑吧。
于是呢,我就成了若初写作课第7期的学员。
过年期间,玩得多学得少,但是我仍然有很多收获:
(1) 文章拆解的核心是拆为己用。
之前,在我疑惑怎么通过借鉴他人的文章来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时,也有人跟我说过,可以试着去拆解一些大号的文章。
可是,怎么去拆解呢?我不知道,试着去拆解了,但好像并没有学到什么有用的东西。
一直到上了若初的写作课,我才明白过来,原来我以前做的不是拆解,而应该叫做“中心思想归纳”,方法错了,当然是学不到什么东西了。
若初说,拆解的核心是拆为己用,那怎么才能拆为己用呢?从宏观层面来说,可以去拆解一篇文章的框架、行文逻辑以及作者在写文章时的创意等;从微观层面来说,可以将文章的每一段、每一句、每个细节甚至是遣词造句都可以拿来拆解,然后去学习其中的技巧、套路。
(2) 有针对性的看书,省事省时间。
这个时代,如果要书单,一搜一大堆。难的是,快速找到你最需要、最有用的那本。拿我来说,因为工作需要,我要快速地学会写商业文案。
同事给推荐的书是《写出销售力》,硬着脑袋看完了还是不知从何下笔。若初课上推荐的是《爆款文案》,这本书简单易懂,实操性很强,很适合我这样的文案小白。
有了理论基础,再去有针对性的拆解几篇文案。很快,商业文案中基本的方法、技巧都学到了。剩下的,就是运用、实践了。
再如,列大纲有问题,那就去看《金字塔原理》;行文逻辑有困难,那就去看《风格感觉》等等,这样有针对性的去补,真的是能做到快速精进。
这几本书也都列为我今年的阅读清单了。
打个比方,若初很像个操心的医生,你列大纲有问题,她会用实战经验告诉你怎么去列提纲,然后还附带有固本培元的药(针对性的书)。
(3) 一个合格的作者在马桶上也要能写出文章。
这是一种理想的写作状态,想想应该是这样。
我就不行了,我现在只有在办公室和图书馆才能静下心来码字。在家里,就算只有我一个人,我也能把文章写的虎头蛇尾、手速跟不上思维,很快败下阵来。
这一点,我要慢慢地想办法去训练自己,尽量让自己在任何场合都能静下心来创作。
时间管理达人发奋的草莓写过一句话:生活这么琐碎,在柴米油盐中活出星辰大海才是一种本领。
我把时间花在写字上,不仅仅是因为想拿稿费,更是因为我喜欢这件事,我觉得写字就像是琐碎生活中我的星辰大海,惟愿自己将课上学到的东西运用+实践,让自己的星辰大海更广阔、更辽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