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谁知道庄稼人的累和苦(三)

分地后的二年至三年间,由于耕地的急需,家家户户都买了牲口,有马,牛,驴,我家就是在那时买了一头毛驴,刚买了之后,不听使唤,过了好长一段时间比较顺手了。

那时还置办了一些农具,小拉车之类,种庄稼最累人的时候麦秋和大秋,最最累人的当属麦秋,那时候别说是联合收割机,就是收割机也没有,纯粹的是人用镰刀收割,一般每户人家五至七天才能割完。边割边捆好个子,然后用牛车或驴车拉到场园里,再用铡刀铡去部分阶杆,再摊开晾晒,晒的时候还得用木杈及时的翻个,直到晒透,再用牛或驴套上碌碡碾压,翻几遍才能压好,再把麦阶用杈挑出来,把剩余的麦子与糠堆在一起,赶上有风用木锨扬出来,俗称“扬场”。

扬场是有一定技巧的,会扬的麦粒堆一条线,不会扬的,即使用扫帚一个劲的漫也弄不干净,很多时候麦糠被风吹跑了,麦余子则跟麦粒浑在一起。

麦收季节雨水少还可以,一旦下雨天多,简直能把人累个半死。

麦秋即要收割又忙夏种,十天半个月下来,即使累不死,也累的够戗,待忙活完了,人们都会睡个一天两天的,才会歇过劲来。

这都是我亲身经历过的事情,现在很多年青人没经历过,更不知庄稼人的累和苦,请珍惜每一粒粮食吧,因为粮食真的来之不易。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八十年代改革开放,农村实行生产责任制,即包田到户,我记得那年夏天过完了麦秋,生产队里在地里已经种上了棒子(玉米),...
    奋发有为阅读 4,556评论 6 43
  • 分田到户第二年,由于家家户户都开始往地里施肥料,庄稼的长势有了根本的转变,小麦亩产八九百斤甚至超千斤,棒子(玉米)...
    奋发有为阅读 4,363评论 6 44
  • 麦收是关中农村一年中最重要的农时。 小时候,每年六一儿童节的兴奋还没有散去,农历小满过后,一望无垠随风翻滚的麦...
    栎风唐勇阅读 5,334评论 4 4
  • 9.三夏麦收 来到马范桥不到一个月就进入了麦收季节,五黄六月正是农村三夏紧张的时候,夏收、夏种、夏管是一年...
    马范桥人阅读 10,812评论 71 210
  • 印象生产队 早晨天刚蒙蒙亮,队长任民吉(刘洪水、刘士甲、林宏春都干过队长)就起来敲钟,社员们听到钟声后纷纷走出家门...
    秋季的银杏树阅读 3,685评论 0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