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谁知道庄稼人的累和苦(一)

八十年代改革开放,农村实行生产责任制,即包田到户,我记得那年夏天过完了麦秋,生产队里在地里已经种上了棒子(玉米),高梁,大豆等农作物,棒子都长到一米来高的时候,村里开群众大会宣布分田到户,紧接着各生产队组织人员开始按人口分地段(高地、洼地、好地以及弱地)以抓阄的方式分田到户,各户相临地界地头上打进木蹶子,细心的人家在边界打入很高的木蹶子,并在顶端系上红布以便好记。一开始好多人家并不相信真正的分田到户,虽是分了地,但地里也不上化肥(氨酸氢铵),那时才七块五一袋子(100斤),而有的人家则上了化肥,那时生产队里并没有多少好地(收成高的地),即是好地由于缺少肥料,地都饿死了,收成也不太好。

等到了秋天收割的时候,每家每户则在地里边界扯上绳子开始收割各自的庄稼,上了化肥的收成好一些,不上化肥的好地还有所收获,弱地则收成了了,这一下人们才真的相信:这不是闹着玩的,是真正的分田到户,于是种小麦的时候,人们开始往地里撒化肥、磷肥,一开始庄稼人都没有钱买牛,马,驴耕地,只好用铁锨翻地,用人拉耙耙地,用人拉耧耩地,用这种原始的方法种地很是辛苦,脚板子疼,肩膀肿胀是常有的事。只有经历过的人才知道粮食来之不易,庄稼人的那种苦和累,现在城里人是无法体会的。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八十年代初,山东分田到户。 我家就分了一亩半的好地,其余的几块地除了溜岗子地,(一头高一头洼,指地不平。)就是盐碱...
    奋发有为阅读 2,713评论 2 13
  • 很多人都羡慕玩玉的人:玩着、欣赏着、藏着,一不留神就升值了,轻轻松松就把钱赚了。 但如果稍微仔细想想,就会知道,...
    玉无忧yjj阅读 3,192评论 2 1
  • 徐翠50岁,死于肝癌。 按辈分我是要叫她姐姐的,她老公张钢的爷爷和我的爷爷是堂兄弟,在村子里我们称为本家。 徐翠长...
    璃茉君阅读 3,207评论 1 2
  • 女生来大姨妈的苦有谁知道?虽然说现在的社会已经对这件事情很开明了,但是苦还是只有当事人自己知道吧,他们也只能是做到...
    eggplant1223阅读 1,228评论 0 1
  • 老舍说:人即使活到七八十岁,只要母亲在,就多少可以有点孩子气。没错的,在从黄土地上走来的母亲大人面前,从小到大对她...
    金指尖的花园阅读 2,675评论 0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