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晨六点的天还裹着墨色,我背起背包轻手轻脚出门,寒气扑在脸上,却压不住心里的热乎劲儿。赶到火车站时,灯火亮得晃眼,原来有这么多和我一样赶早的人,拖着行李箱的脚步声、低声的叮嘱声混在一起,热闹又踏实。这趟一个人的苏州之行,没有牵绊,只有满心的期待,连指尖的凉意都透着雀跃,仿佛下一秒,江南的风就会吹进站台。
苏州火车站恰似一幅轻描淡写的水墨画,青灰瓦檐晕染着江南的温润,廊柱间的光影如水墨漫漶,连往来的人影都带着几分朦胧写意,不浓不烈,却把水乡的雅致悄悄融进了初见的眼眸里。江南的温婉刹那击中坚涩的内心,欢喜便悄然入了心。
第一站拙政园,拙政园坐落于苏州姑苏区,为中国四大名园之首,始建于明正德年间,取“拙者之为政”之意得名,1997年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全园以水为魂,分东、中、西三部分,尽显“绝怜人境无车马,信有山林在市城”的意境。
中部为园林精华,远香堂得名于“香远益清”,夏日荷风拂面;小飞虹廊桥取“飞虹眺秦河”诗意,朱栏映水宛若长虹。东部兰雪堂,得名李白“独立天地间,清风洒兰雪”,堂前松竹相映。西部与谁同坐轩呈扇形,暗合“与谁同坐?明月、清风、我”的禅意;卅六鸳鸯馆内,“绿意红情春风夜雨”的楹联与池中游禽相映成趣。山水、亭台与诗韵交融,成就了这座“城市山林”的千古风华。
第二站苏州博物馆,苏州博物馆位于姑苏区东北街,毗邻拙政园,由贝聿铭先生设计,是集古典韵味与现代美学于一体的建筑杰作。馆内以“以壁为纸,以石为绘”的片石假山为核心景观,叠石错落间尽显江南山水意趣。
馆藏涵盖吴地文物精华,有新石器时代玉器、唐宋书画、明清瓷器等珍贵藏品,其中唐寅《古槎鸜鹆图》、文徵明书法作品尤为知名。建筑上融合粉墙黛瓦、漏窗回廊的古典元素与几何线条的现代设计,漫步其间,既能感受吴文化的深厚底蕴,又能领略建筑艺术的独特魅力。
第三站平江路,平江路位于苏州姑苏区,南起干将东路,北至东北街,全长1606米 。它是苏州古城保存最完整的历史文化保护区,有2500多年历史,保留着“水陆并行、河街相邻”的格局 。街区内有耦园等古迹,还有众多非遗文化,被誉为“一条平江路,半部苏州史” 。
第四站沧浪亭,沧浪亭位于苏州城南三元坊沧浪亭街3号,是苏州现存最古老的古典园林 。它始建于北宋庆历年间,为苏舜钦所建,取《楚辞·渔父》中“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之意命名。
园林占地面积1.08公顷,以山石为主景,沧浪亭坐落其上 。山水之间以复廊相连,廊上百余扇漏窗造型各异,是江南园林漏窗艺术的典范。园内还有明道堂、五百名贤祠、翠玲珑馆等建筑 。沧浪亭与狮子林、拙政园、留园并称为苏州四大园林,1982年被列为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2000年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
第五站山塘街,山塘街位于苏州姑苏区古城西北,是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有“姑苏第一名街”的美誉 。它因河而生,南起渡僧桥,北至虎丘,全长3700多米,又称“七里山塘” 。
山塘街由白居易任苏州刺史时始建于825年,故又名“白公堤” 。这里文物古迹荟萃,有玉涵堂、苏州商会博物馆等多处文保单位 。街上市井繁华,山塘老街店肆林立,可品尝苏式糕点等美食,体验“老苏州”的烟火气。
夜游山塘街游船往返虎丘,真是把江南夜色的精髓攥住了!灯笼次第点亮,暖光映着白墙黛瓦沉在水面,船桨划开层层流光,橹声欸乃间满是诗意。沿途掠过通贵桥、古戏台,两岸评弹软糯唱腔随风飘来,混着桂花糖粥的甜香,烟火气与古韵撞了个满怀。去程赏夜色渐浓,返程看灯火璀璨,来回一程尽览“君到姑苏见,人家尽枕河”的千年的意境,太惬意了。
最后来到西园寺附近酒店住宿,明早早早去西园寺吃素面听佛音撸猫咪,过一天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的悠闲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