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人脉,那是中国人最喜欢谈的,即所谓“关系”。身边有些朋友曾经吐槽自己的父母让自己去见一些叔叔阿姨,好让他们认识自己,他日或许对自己前途有帮助。拉关系,我想这是很多有志青年若不屑于做的事情。普遍的观点认为,建立有价值的人脉是指寻求较为亲密的关系,像“一起扛过枪,一起同过窗”的关系。其实不然,社会学家的观点将颠覆我们原有的观点:想要有价值的人脉关系,坦白地说,想要通过这段人脉关系更好找到心仪的工作或者发财的机会,那得从你远方的朋友和远房的亲戚中挖掘。
著名的社会学家斯坦福大学教授马克·格兰诺维特曾经写过一篇被引用上万次的论文:《弱联系的强度》。弱联系顾名思义,就是和自己联系弱的人,也就是我说的“远方的朋友和远房的亲戚”,这里的“远”不是指地理距离上的远,而是指联系较少,较疏远的。格兰诺维特通过社会调查发现:在那些靠关系找到工作的人中只有16.7%的人经常能看到他们的这个“关系”,也就是每周至少见两次面。而55.6%的人与用到的关系人静静是偶尔能见到,即每周见不到两次,但每周至少能见一次。另外有27.8%的帮忙这则一年也见不到一次。于是他得出结论,真正有用的关系并不是自己身边的亲朋好友,可能是已经不怎么联系的老同学或同事,甚至是自己不怎么熟悉的人。也就是“弱联系”强于“强联系”。他们的共同特点是都不在你当前的社交圈中。
《弱联系的强度》是这么解释这个现象的:强联系者与自己常常做着差不多的事情,有着共同的爱好、话题等等,似乎很多事情都是围绕着固定的那几个方面。而弱联系者可以给你一个不一样的”世界“。我打个形象的比方,把人脉都看成不同的蜘蛛网,强联系人脉的蜘蛛网虽然挺结实但是它是抱成一团无法张开;弱联系人脉的蜘蛛网虽然比较稀疏,但却很大,并且能展开得越来约大,然后能捉到越远的虫子,到达更远的领地。一个人在社会上获得的机会的多少,便是与他这个人脉网很有关系。如果只跟身边的亲朋好友来往,认识的都是和自己背景相似的人,那么便会不如那些什么人都认识的人机会多。人脉的关键不在于融入了什么圈子,而在于能获得圈外多少的资源。
想验证人脉,且是弱联系人脉有无用,从穷人和富人的差别上便可看出。
2010年,三个美国研究人员为了验证这个思想,把2005年8月整个美国的几乎所有电话的通讯记录拿过来。这些电话记录构成了可见的社交网络。研究者通过查出富人区和穷人区的地理位置,来把通讯记录和所在地的三万多个小区居民的经济排名作对比。结果非常明显,越是富裕的小区,其住户的交往的“多样性”越明显。即越是富裕的人,越容易与不同阶层和不同地区的人联络,且阶层多样性比地区多样性更重要。更有意思的一点是,富人和不同的人联系,且通话时间却比穷人短。
但这个分析只能告诉我们弱联系和穷富之间有相关性,而不能确切地说是谁导致谁。有人提出,实际上所有人的弱联系都多于强联系,如果让所有认识的人都给我们一条工作信息,那有用的当然大部分来自弱联系者了。格兰诺维特承认了这一点,但同时提出,我们跟强联系的交流远远多于弱联系,但是来自弱联系的信息却是比强联系更有价值。所以弱联系的本质不是“人脉”,而是信息的传递。亲朋好友很愿意跟我们交流,但是话说多了就没有新意了。最有效率的交流,也许是跟不太熟悉的对象进行的。
Facebook在2012设计了一项研究,他们通过生成一些链接,然后对比转发率和强联系和弱联系之前的关系。我们试想,一个朋友给我转发了一则消息,因为我们有共同的话题和爱好,我们很乐意查看并转发,但有较多的情况下,是我已经发现和看过的,那我们就能判断实际上这个信息起到的作用并不大;而一个弱联系人转发的信息,往往是我从未见过的,对自己有更大的冲击的。(具体得出结论的数据比较复杂,我用自己的理解进行转述,这里就不详细说明了。)也就是说,人们虽然重视强联系,但人们大部分的知识是来自弱联系的。
如今,“弱联系”理论已经被推广到越来越多的领域,不管是学习、工作还是创业,我们都应该避免陷在成熟的“强联系”中,应该多走出去寻求“弱联系”。
最后说到创业,大部分人认为创业就要找自己的好友、校友和亲戚一起干才好说话,还能一起发财多美啊。但残酷的社会学家近年来做的不少研究发现,特别是风险投资这个行业,最佳的合作伙伴应当是一个从未跟自己进同一大学、从未在同一公司工作、且不是来自同一家族的高学历者。
所有人都喜欢强联系,和熟人唠唠嗑儿,聊点家长里短什么的。但回归到该认真考虑的地方时,弱联系才是最佳选择。
准毕业生们(包括我),放下自己的偏见,试着去寻求那些对自己更有利的弱联系吧,不要光指望自己的同乡和校友通讯录了。
摘录改写自《万万没想到:用理工科思维理解世界》(万维钢 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