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公司大部门举办纪念部门成立10周年的各种业余活动,其中读书协会搞得是养生气功八段锦教学,分五次课,第一次课采用线上直播的形式。
本着最近“全心全意干工作,一心一意搞养生”的方针,自己没有犹豫,立马报名了五次的学习。第一次的线上学习就是今天晚上,因为感觉家里不宽敞,为此,晚上还特意订了个大会议室,自己下了班就抱个电脑过去了。
只要参加活动,就会有体验、有收获。
首先看看报名的人,一共20左右个人,男生不超过5个。果然,这些好静的活动跟心理工作坊类似,往往都是女多男少,不过,自己现在倒是没有什么不好意思的感觉了,只要自己想参加的就去参加,不纠结。
请来的老师是年龄看起来比自己小很多的一个姑娘,应该是2000后了,不过这小姑娘可挺厉害,听主持人介绍是省的相关比赛的冠军吧。身着一袭古风的红色练功服,上来先表演了一段太极,翩若惊鸿,婉若游龙,讲解互动时候又是翩翩少女,笑靥如花了,不由得让人心生愉悦。
认真学习。今天只教了前面两式,但是已经很是对身体不协调的自己有考验了,气功自己其实并不陌生,还记起来前些年参加一次一个外国心理学教授带领的戏剧治疗工作坊,这老教授就学过中国的气功,并且带到了他的心理治疗中。大学期间太极拳也是必修课,只不过这么多年根本没有用心学习。工作了这几年后,明显感觉精气神衰弱的厉害,气功绝对是个养生的好东西。所以,自己也尽可能放下很多可能的内心的偏见——“这玩意,都是上了岁数的老头老太太才打的玩意”等等。只要对自己身心有好处,为什么不去做呢?做一分就有一分的收获。
正念练功。一动一静,一呼一吸,气功特别讲究气息的顺畅,要随着发力调整呼吸。自己在跟着练习的过程中,明显感觉气息不对,配合不上自己的动作。不过自己倒是很接纳了,本来自己就不太有体育天赋,身体不太协调,又是第一次接触,所以跟不上、呼吸别扭很正常。最近也在学习正念,在练习气功时候也尽可能让自己正念,虽然也时不时走神,但还是及时的把自己拉回来了。或多或少的也体验到了那种专注的感觉,想起来今年爆火的谷爱凌,她说起她的训练经历就是“充分地用好训练时候的每一分每一秒,全情投入”,那真是一种非常心流的状态。我也想有这样的全身心投入的状态,只不过这些年身心分裂的太厉害,已经很“散”了,刻意训练下会有效果的。
意外收获。因为参加的人少,开始主持人和大家互动时候也没人说话,当时是问大家需不需要讲解一些基本的太极、气功的背景,结果半天没人回应,我想听听于是就回应了。结果还成了第一个互动的,最后还送了个盲盒小礼物,挺有意思。再次体验“只要有交流,就可能有收获”,也是挺开心个事儿了。
正念冥想、禅修打坐、气功,心理学里的一些疗法比如舞动治疗等等,总感觉这些有某些相通之处,首先想到的就是都强调“放下头脑,安住当下,关注呼吸,回到身体”吧。
总之,契机来了,多动起来,多用身体去体验,少用头脑分析评判,干就完了。
附上视频链接: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TE41147uy/?spm_id_from=333.788.recommend_more_video.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