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绸之路对我们的影响:
可以丰富我们日常生活用品,分享多元文化,感受文化多样性,传播友谊,促进民族融合交往。
是谁开拓的丝绸之路:(核心人物)
"陆上丝绸之路”是汉代张骞开拓的。
张骞(前164年―前114年),中国汉代杰出的外交家、旅行家、探险家。建元二年(前139),奉汉武帝之名,率领一百多人出使西域,打通了汉朝通往西域的南北道路,即赫赫有名的丝绸之路。张骞是丝绸之路的开拓者,被誉为“第一个睁开眼睛看世界的中国人”。他将中原文明传播至西域,促进了东西方文明的交流。张骞被誉为伟大的外交家、探险家,是“丝绸之路的开拓者”、“东方的哥伦布”。
在丝绸之路运用到的交通工具:
陆上交通会使用马和马车,沙漠地区要使用骆驼,自然,在水上丝绸之路要使用船。
被打通的丝绸之路都到了哪里:
在中国古代有四条重要通道。
19世纪末,德国地质地理学家李希霍芬把“从公元前114年至公元127年间,中国与中亚、欧洲、印度间以丝绸贸易为媒介的这条西域交通道路”命名为“丝绸之路”。
丝绸之路有西汉张骞开通西域的官方通道“西北丝绸之路”:由长安经中亚国家、阿富汗、伊朗、伊拉克、叙利亚等而达地中海,以罗马为终点,全长6000多公里。
由北向蒙古高原,再西行天山北麓进入中亚的“草原丝绸之路”(起自中国长安,经敦煌、乌鲁木齐、中亚到达罗马,全长5000多公里。);
由西安到成都再到印度的山道崎岖的“西南丝绸之路”:既陕康藏茶马古道——蹚古道,通向南亚、中亚、欧洲国家。
还有从广州、泉州、杭州、扬州等沿海城市出发,从南洋到阿拉伯海,甚至远达非洲东海岸的海上贸易的“海上丝绸之路”
丝绸之路是怎么形成的:
丝绸之路是指西汉(前202年—138年)时,由张骞出使西域开辟的以长安(今西安)为起点,经甘肃、新疆,到中亚、西亚,并联结地中海各国的陆上通道。因为由这条路西运的货物中以丝绸制品的影响最大,故得此名。 中国是丝绸的故乡,在经由这条路线进行的贸易中,中国输出的商品以丝绸最具代表性。19世纪下半期,德国地理学家李希霍芬,就将这条陆上交通路线称为“丝绸之路”。张骞通西域后,正式开通了这条从中国通往欧、非大陆的陆路通道。这条道路,由西汉都城长安出发,经过河西走廊,然后分为两条路线:一条由阳关,经鄯善,沿昆仑山北麓西行,过莎车,西逾葱岭,出大月氏,至安息,西通犁靬,或由大月氏南入身毒。另一条出玉门关,经车师前国,沿天山南麓西行,出疏勒,西逾葱岭,过大宛,至康居、奄蔡。 广义的丝绸之路指从上古开始陆续形成的,遍及欧亚大陆甚至包括北非和东非在内的长途商业贸易和文化交流线路的总称。除了上述的路线之外,还包括在南北朝时期形成,在明末发挥巨大作用的海上丝绸之路和与西北丝绸之路同时出现,在元末取代西北丝绸之路成为路上交流通道的南方丝绸之路等等。虽然丝绸之路是沿线各国共同促进经贸发展的产物,但很多人认为,中国的张骞两次通西域,开辟了中外交流的新纪元。并成功将东西方之间最后的珠帘掀开。从此,这条路线被作为“国道”踩了出来,各国使者、商人沿着张骞开通的道路,来往络绎不绝。
丝绸之路是怎么发展的:是按四个阶段来发展的。
第一阶段,公元前1世纪以前上古时期。在公元前15世纪左右,中国商人就已经出入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同中亚地区进行小规模贸易往来。公元前13世纪,中国就已经开始和西域乃至更远的地区进行商贸往来。随着公元前5世纪左右河西走廊的开辟,带动了中国对西方的商贸交流,西域地区诸如鄯善、龟玆等国家纷纷在这一时期逐渐出现。
第二个阶段,公元前1世纪到7世纪。张骞出使西域后,汉朝开始策动对西域的控制。公元前60年设立了汉朝对西域的直接管辖机构——西域都护府。以汉朝在西域设立官员为标志,丝绸之路这条东西方交流之路开始进入繁荣的时代。中国进入东汉时代以后,由于内患的不断增加,导致丝路东段天山北南路的交通陷入半通半停。
第三阶段,7世纪到12世纪二度繁荣。唐朝时,中国政府借击破突厥的时机,一举控制西域各国,并设立安西四镇作为中国政府控制西域的机构,打通了天山北路的丝路分线,将西线打通至中亚。这一时期东罗马帝国、波斯,保持了相对的稳定,令这条商路再度迎来了繁荣时期。安史之乱后的唐朝开始衰落,中国经济中心逐渐南移,因而相对稳定的南方对外贸易明显增加,带动了南方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的繁荣,成都和泉州也因此逐渐成为南方经济大城。到了南宋,西北丝路的衰落日益明显,而南方丝绸之路与海上丝路的开辟,逐渐有取代西北丝路的现象。
第四阶段,12世纪以后蒙古帝国和它在中国的权利继承者,对这些从西方前来的旅行者非常欢迎,不过沿着丝路前进的人们,大多是以宗教信仰及其他文化交流为使命的人们,而不再是以商人为主导的丝绸之路了。
第五阶段,新丝绸之路时代。中国倡导的新丝绸之路计划,将惠及整个亚欧大陆乃至非洲大陆。